**长城资管拟减持湖南白银近2%股份,释放出怎样的信号?**作为持股5.63%的重要股东,其减持计划一经披露便引发市场关注。这次不超过5500万股、占比1.95%的减持动作,虽不触及控制权变动,但结合近期融资数据和公司基本面来看,仍值得投资者仔细揣摩背后逻辑。
减持计划细节清晰,合规性明确
根据湖南白银发布的正式公告,长城资管此次减持基于“自身经营和发展需要”,计划在2025年12月11日至2026年3月1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5500万股。其中集中竞价不超过2823万股(占总股本1%),大宗交易不超过2677万股(0.95%)。值得注意的是,其所持股份来源于2020年公司重整时的资本公积转增股票及以股抵债安排,且已履行三年不转让承诺,本次减持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2025年修订)》相关规定。
股东背景特殊,退出路径合乎预期
长城资管并非产业投资人,而是参与企业债务重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入股湖南白银源于2020年公司司法重整过程中的债权清偿安排,本质上属于阶段性财务投资。如今三年锁定期已满,选择有序退出实属正常操作。这类AMC机构通常以资产处置回收资金为目标,长期持股并非其战略方向。因此,此次减持更多体现为阶段性投资周期结束后的常规退出,而非对公司前景的否定。
从市场影响看,由于减持比例未超过2%,且分散采用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对二级市场冲击预计可控。尤其考虑到湖南白银当前日均成交额稳定,流动性尚可,若分批实施,价格波动风险相对有限。
公司基本面回暖,短期情绪或受扰动
值得关注的是,湖南白银今年以来经营有所改善。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净利润6219.69万元,展现出一定的复苏势头。同时,融资余额维持在7.7亿元高位,处于历史90%分位以上,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股东减持可能带来短期情绪扰动,但不影响公司实际控制权与治理结构稳定,也不改变其作为国内唯一主营白银上市平台的战略地位。
综合来看,这是一次合规、透明、预期之内的股东退出行为。市场无需过度解读,更应聚焦公司白银主业的景气度回升、光伏银粉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放量进展以及湖南省矿产资源集团入主后的整合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