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2 21:48:09 股吧网页版
均价持续下滑,猪企集体去产能
来源:北京商报

  双节过后,猪价依然没有回暖。截至10月12日,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多家上市猪企均已发布2025年9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三大上市猪企销售均价同比、环比均进一步走低。对此,猪企普遍表示受到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直接影响,尤其是猪价下行带来的冲击。

  拉长时间线来看,自今年春节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并在近期创下年内新低,而这背后依然是猪价的持续低迷。为平衡市场供需关系,促进生猪价格平稳运行,国家从政策方面实施对生猪产能的综合调控,多家猪企也开始尝试通过去产能实现“自救”。

图片来源:牧原股份官网截图

  9月销售均价普遍下滑

  根据9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三大上市猪企销售均价出现不同幅度下滑,而这已经是三大上市猪企销售均价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在9月,牧原股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2.88元/公斤,同比下降30.94%;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3.18元/公斤,同比下降30.81%,环比下降5.18%;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2.89元/公斤,同比下降31.47%,环比下降4.80%。

  对于销售均价的下降,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均表示主要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8月中旬以来,猪价呈现加速下行趋势。继9月呈现常态化下跌态势后,10月10日,据中国养猪网数据,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1.42元/公斤,同比下降35.22%,环比下降14.58%,创下年内新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当前猪价已跌破多数养殖主体13—14元/公斤的成本线,这不仅是企业短期面临的盈利危机,更是对整个产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严峻考验。对于大型上市猪企而言,尽管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优势和资金抗压能力,但长期将会侵蚀其利润空间和现金流稳定性;而对于缺乏规模化养殖的成本优势和金融工具对冲能力的中小养殖户而言,当前价格已触及生存底线,部分养殖户或将被迫退出市场。

  去产能进行时

  业界认为,本轮猪价下跌主要受生猪产能集中释放影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接近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考虑到能繁母猪存栏量传导至商品猪出栏约需10个月时间,目前正处于前期产能陆续释放的阶段。

  为稳定供需、调节猪价,今年5月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政策力度逐渐加码。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明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生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9月16日,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议,明确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二是推动各省同步落实能繁母猪调减。

  牧原股份、新希望等猪企均在今年8—9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强调积极响应国家的母猪产能调控政策。

  牧原股份提到,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对于明年的能繁母猪数量规划,在当下产能调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新希望则表示2023年至今公司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没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当前规模,更多通过提效降本、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稳定。

  江瀚对此表示,生猪价格已跌至低位,预计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未来上涨空间很大程度依赖去产能化,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尽管部分企业已启动去产能措施,但产能调整具有显著滞后性,母猪淘汰到出栏量实质性下降需数月传导,短期内市场仍处于供给惯性扩张阶段,产能调整仍处于进行时态。

  猪价拐点何时出现

  产能调整的过程中,猪价拐点何时到来成为关注点,而业界给出的观点是——尚需时日。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3.5%。另外,生猪供应仍处于惯性增长。在近日披露的简报中,牧原股份将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计区间由“800万头—1200万头”调整为“1200万头—1450万头”。

  正信期货认为,长期来看,基于生猪基本面周期推演,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压力期,本轮压力期持续的时间以及跌幅远未达到历史平均水平,未来道阻且长。不过,政策调控的持续性可能缩短此次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减缓猪价下跌幅度。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猪价的真正拐点有赖于生猪存栏量,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实质性调整,从而使供需关系重回平衡。从短期来看,随着冬季腌腊需求等季节性消费旺季的到来,尤其是在未来的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并可能出现小幅回升。不过,鉴于整体供应充足的局面难以迅速扭转,价格上涨的幅度预计较为有限。

  江瀚表示,从产业周期规律看,猪价长期低于成本线将倒逼行业加速去产能,当前已有头部企业开始调整繁育结构、优化母猪群体,若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数月环比下降并进入调控绿色区间下沿,则有望在明年年中后逐步看到供给端收缩。同时,随着下半年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临近,需求端将逐步回暖,形成支撑价格反弹的动力。但考虑到当前库存压力,预计猪价拐点不会立即出现。

  就猪价下跌、成本控制、去产能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向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