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管理层及早建立了接班人制度,培养了二代接班人,现在看,尝试是有效的,目前也是令人满意的。”在牧原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表示。
5月16日下午,牧原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公司总部河南南阳召开,60岁的创始人秦英林与他亲手培养的二代高管团队一同亮相,回应投资者关切,详细解答国际化战略、成本控制、业务布局等热点话题。

牧原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5月16日下午在公司总部河南南阳如期召开王乔琪/摄
核心高管有多名“90后”
股东大会上,秦英林感慨颇多:“过去的十年,在业务、治理、合规三方面努力,做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尤其公司管理层及早建立了接班人制度,培养了二代接班人,尝试是有效的,目前也是令人满意的。”
这是秦英林为数不多在公开场合评价二代高管团队。
据悉,牧原股份的二代高管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首席财务官高曈(1994年)、屠宰肉食负责人秦牧原(1995年)、首席人力资源官王春艳(1992年)、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1986年)及首席法务官袁合宾(1988年)等。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管理团队,均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业务骨干。

牧原股份高管现场详细解答国际化战略、成本控制、业务布局等热点王乔琪/摄
“在传统行业能培养出这样年轻化、专业化的团队,实属难得,也体现了企业的长远眼光。”一位长期跟踪牧原股份的股东发言说,牧原作为生猪养殖行业龙头民企,这种通过系统培养、渐进交接的方式,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也为中国民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对于下一个十年,秦英林表示:“未来牧原的目标更高、愿景更大,这也是我们持续努力的点。”
精品猪肉需求旺盛
作为二代接班团队的核心成员,30岁的秦牧原在股东大会上详细阐述了肉食板块的发展战略。
2024年,牧原屠宰生猪1252.44万头,销售鲜冻品141.59万吨。虽然板块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亏损大幅收窄,其中2024年12月份已经实现盈利,产能利用率也从2022年的不到30%提升到今年4月的70%。
秦牧原介绍,今年1至4月,公司屠宰量为700多万头,其对经营扭转有信心,并表示将从内部经营、人才建设、数字化系统等方面发力,进行优化升级。
针对投资者关心的屠宰肉食业务未来发展,秦牧原说:“今年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受,客户需求正在发生快速变化”。
他举例称,传统的农贸渠道已从单纯的白条交易转向分割品需求,商超改革、餐饮连锁增长速度和供应链升级都远超预期。“前几个月,我们分割和小包装产能有点跟不上客户的需求,这就证明了两块(业务)是非常旺盛的。”
基于下游客户需求的变化,秦牧原介绍,在今明两年的发展战略上,牧原将重点扩大分割品和小包装的产能投入,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在肉质、肉色等方面做好研发工作。
全球猪肉市场还有增长空间
作为牧原“少年大将军”的另一代表,首席财务官高曈表示,全球猪肉市场还有增长空间,公司已经确定了海外发展战略,当前业务、技术人才、资本都需要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有助于海外团队人才培养体系的搭建,也有利于公司在海外树立品牌。
“这一点公司希望广大的股东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这也会成为公司接下来5-10年一个发展重要方向。”高曈说。
去年,牧原股份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日前已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高曈介绍,牧原30年的发展,在营养、育种、环保、智能化等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当前全球猪病防治水平差异较大,一些国家还在与猪病斗争。“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这些地区带来价值,为全球养猪行业持续进步留下牧原的印记、贡献牧原的力量。”
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李彦朋现场介绍,今年4月,公司养殖成本已达到12.4元/公斤,此前提出的“头均600元”降本目标已实现三分之二,公司2025年的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