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北美首座电解液工厂在德州贝敦正式破土动工,这个总投资约2亿美元的项目规划年产20万吨电解液,标志着公司海外首座大型制造工厂正式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动作发生在公司股价单日下跌近10%、主力资金净流出7.78亿元的背景下。
观察天赐材料近期的产能布局,其国内现有电解液产能约85万吨,六氟磷酸锂产能约11万吨,且基本处于满产状态。公司预计2025年电解液销量将达到72万吨,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超39万吨的产量近乎翻倍。在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公司通过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等核心原材料的一体化布局,持续强化成本控制能力。
北美工厂的选址颇具深意。德州作为美国新能源产业聚集地,毗邻特斯拉等头部车企的制造基地,这意味着天赐材料正在将供应链延伸到客户家门口。考虑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本土化生产的要求,这一布局不仅能够规避贸易壁垒,还能享受当地政策红利。
从技术路线看,公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进入中试阶段,LiFSI添加比例预计今年达到2.2%,这些数据表明天赐材料在下一代电池材料技术储备上并未落后。但值得思考的是,当锂电产业链砸下4000亿扩产的大背景下,行业是否会重蹈产能过剩的覆辙。
公司董事长徐金富在高工锂电年会上强调“希望行业聚焦于高层次的竞争”,这句话或许暗示着当前行业内卷已经相当严重。在天赐材料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签订近160万吨电解液订单的同时,其动态市盈率仍高达142倍,市场显然已经给出了相当高的成长预期。
北美工厂的破土动工,意味着天赐材料的全球化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海外运营成本、文化融合、政策风险等挑战也不容忽视。当国内产能扩张与海外布局同步推进时,如何平衡资金投入与回报周期,将成为考验管理层智慧的关键课题。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