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顺新材 (300057) 五大核心业务板块若分拆上市,万顺新材作为母公司将持有各子公司 51%-100% 股权,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权益价值约 566-732 亿元,远超当前市值 (约 50 亿元)。
其中,锂电铝箔业务 (约 200-240 亿元),PP 铜箔业务 (约 159-263 亿元),固态电池铝塑膜业务 (129.6-145.8 亿元),高阻隔膜业务(约63.75 亿元)和钠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估值 (约12.75-19.13 亿元)。
一. 各业务板块拆分上市估值详解
1. 锂电铝箔业务 (江苏中基、安徽中基)
- 持股比例:100%
- 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核心供应商,签订 2023-2026 年最低 32 万吨供货协议;6μm 超薄锂电铝箔已通过宁德时代认证
- 财务预测:
- 2025 年:营收 55-60 亿元,净利润 3-4 亿元
- 2027 年:营收 70-80 亿元,净利润 5-6 亿元
- 估值方法:PE 估值法
- 参考 PE:40 倍 (参考龙头鼎胜新材的扣非 PE 40倍)
- 拆分上市估值:200-240 亿元
- 万顺新材持股价值:200-240 亿元 (100%)
2. PP 铜箔业务
- 持股比例:100%(安徽中基运营)
- 核心竞争力:已通过宁德时代技术认证,与宁德时代洽谈框架协议,初步规划年供应 5-10 亿平方米
- 财务预测:
- 2025 年:Q4 开始批量供货,贡献营收 1.5-2 亿元
- 2026 年:营收 15-20 亿元,净利润 3-4.5 亿元
- 2027 年:营收 35--50 亿元,净利润 5.3-7.5 亿元
- 估值方法:PE 估值法
- 参考 PE:30-35 倍 (复合铜箔行业处于产业化初期,高成长性,行业平均PE 100以上)
- 拆分上市估值:159-263 亿元(基于 2027 年业绩)
- 万顺新材持股价值:159-263 亿元 (100%)
3. 固态电池铝塑膜业务 (科森清陶)
- 持股比例:81%
- 核心竞争力:国内唯一实现全固态电池铝塑膜量产的企业,成本较日本 DNP 低 15%-20%
- 财务预测:
- 2025 年:营收 8-10 亿元,净利润 1.5-2 亿元
- 2027 年:营收 30-40 亿元,净利润 6-8 亿元
- 估值方法:PE 估值法
- 参考 PE:35-45 倍 (技术领先,客户优质,高成长性)
- 拆分上市估值:160-180 亿元(基于 2027 年业绩)
- 万顺新材持股价值:129.6-145.8 亿元 (81%)
4. 高阻隔膜业务 (万顺汉晶)
- 持股比例:51%
- 核心竞争力:可回收单一材料 (PP)、耐蒸煮透明高阻隔膜,已通过隆基绿能 1000 小时可靠性测试
- 财务预测:
- 2025 年:首张量产订单 1000 万平方米,营收 1.2 亿元,净利润 1800 万元
- 2027 年:净利润 5 亿元 / 年
- 估值方法:PE 估值法
- 参考 PE:25-35 倍 (高成长性,应用场景多元)
- 拆分上市估值:125 亿元(基于 2027 年业绩)
- 万顺新材持股价值:63.75 亿元 (51%)
5. 钠离子电池材料业务 (深圳宇锵)
- 持股比例:51%
- 核心竞争力:宁德时代 "钠新" 电池铝箔核心供应商,钠电池对铝箔需求 (1500 吨 / GW) 远高于锂电池 (800-1000 吨 / GW)
- 财务预测:
- 2025 年:营收 1-2 亿元,利润 0.1-0.3 亿元
- 2027 年:营收 2-5 亿元,利润 0.3-1.0 亿元
- 估值方法:PE 估值法
- 参考 PE:20-25 倍 (业务规模较小,成长性一般)
- 拆分上市估值:25-37.5 亿元(基于 2027 年业绩)
- 万顺新材持股价值:12.75-19.13 亿元 (51%)
二. 拆分上市可行性分析
- 固态电池铝塑膜业务:最具分拆价值,技术壁垒高,客户优质,独立运营基础好,符合创业板 "三创四新" 定位
- PP 铜箔业务:技术领先,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成长性高,适合独立融资扩产
- 高阻隔膜业务:技术突破,市场空间大,与母公司其他业务协同性相对较低
- 锂电铝箔业务:作为母公司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独立上市可能性最低,业务独立性较差
- 钠离子电池材料业务:江苏基地解散后业务规模缩小,短期上市可能性降低,但作为宁德时代供应链一环仍具分拆价值
三.万顺新材整体估值影响分析
若各业务板块分拆上市顺利实施,万顺新材作为母公司持有各子公司股权的总价值约 566-732 亿元,远超当前市值 (约 50 亿元)。分拆上市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估值,主要原因:
- 估值体系重构:各业务板块将获得与其成长性和行业地位相匹配的估值倍数,而非被传统业务拖累
- 释放成长潜力:分拆后各业务板块可独立融资,加速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
- 优化资源配置:母公司可更专注于战略规划和资源调配,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 价值重估:固态电池铝塑膜和 PP 铜箔等高成长业务的独立估值将带动母公司市值提升
综上,万顺新材通过分拆上市可显著提升公司价值,尤其是固态电池铝塑膜业务和 PP 铜箔业务分拆后将成为估值提升的主要驱动力。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2025 年下半年固态电池铝塑膜产能释放和 PP 铜箔批量供货进展,这两大业务的实际表现将是验证分拆上市估值逻辑的关键指标。
以上估值分析基于 2025 年 9 月最新公开信息,实际估值可能受宏观环境、技术突破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而调整。
四. 其它参股公司估值分析另外万顺新材参股的部分公司估值如下;
参股1:世优科技:
持股3.26%,AI数字人技术服务商,2025年H1营收同比增长85%,2025年预计净利润1.5亿元,参考同行100倍市盈率,估值为约150亿元,对应万顺新材价值约4.9亿元(持股3.26%)
参股2:众智同辉
持股21.01%,量子点膜等新型显示材料,2025年H1营收1.8亿元(同比 62%),净利润3500万元(同比 75%)。Pre-IPO估值15亿元。025年净利润达8500万元,参考科创板显示材料行业平均市盈率40倍,估值约约34亿元,对应万顺新材约7.1亿元(持股21.01%)
五. . 投资价值评估核心投资逻辑:
锂电铝箔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基本盘,是估值的安全边际
PP 铜箔业务即将量产,成为新的增长点,提供估值弹性
固态电池材料业务技术领先,市场空间广阔,提供长期成长预期
分拆上市预期提供估值提升催化剂!
六. 投资建议:
短期(~25年底):目标价 15~20元,对应 PE 20-28 倍
中期(0.5~1年): 目标价 25-35 元,对应 PE 18-25 倍
长期(1~2年): 目标价 50-70 元,对应 PE 20-28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