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政策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11月28日早盘,A股主要股指震荡上行,沪指盘中一度下跌0.49%,午间收盘上涨0.21%,深证成指上涨0.72%,创业板指上涨0.71%。
板块上来看,锂矿、乳业、天然气概念涨幅居前。科技股表现较好,科创50上涨1.14%,半导体设备、光伏逆变器、卫星互联网等概念涨幅居前。
海欣食品盘中出现地天板
早盘,海欣食品以3.04%的跌幅开盘,一分钟内迅速跌停,随后在跌停线附近震荡走势。开盘一小时后,海欣食品股价快速拉升,11时前封死涨停板,截至午间收盘,仍有14.23万手买单封板,封单资金达到1.03亿元。
此前,海欣食品已二连板,10月以来,海欣食品股价震荡上行,最新累计涨幅达到69.56%,股价创2024年以来新高。

公司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新渠道拓展取得战略性突破,成功进入了山姆超市系统。该渠道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实力需要严格筛选,为公司品牌提供了强大的品质背书,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和溢价能力。
另外,海欣食品具有水产品概念,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原料涵盖鱼肉、虾肉等水产品。具体而言,公司主营的鱼丸、虾滑、鱼豆腐等火锅丸滑产品,以及初加工水产品(如鲍鱼、带鱼等)均与水产品深加工紧密相关。公司亦通过旗下子公司深化在水产领域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海欣食品近期业绩承压,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下降15.05%,归母净利润为亏损0.2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经营性现金流为-0.84亿元,同比由正转负。
数据显示,海欣食品此前连续涨停的11月26日和11月27日,龙虎榜上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海欣食品,分别净卖出695.46万元和497.44万元。买入席位出现多家知名游资的身影,包括华林证券北京分公司、甬兴证券宁波和源路营业部等。
北京拟建设太空数据中心
中新社从“智绘星空胜算在天——太空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北京拟在700~800公里晨昏轨道建设运营超过千兆瓦(GW)功率的集中式大型数据中心系统,以实现将大规模AI算力搬上太空。
根据推进会上发布的规划方案,数据中心系统由空间算力、中继传输和地面管控分系统组成。数据中心建设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至2027年,突破能源与散热等关键技术,迭代研制试验星,建设一期算力星座;2028年至2030年,突破在轨组装建造等关键技术,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建设二期算力星座;2031年至2035年,卫星大规模批量生产并组网发射,在轨对接建成大规模太空数据中心。
受此消息影响,A股商业航天概念早盘大涨,概念指数盘中大幅上涨,亚光科技上涨11.06%,雷科防务、通宇通讯等涨停,航天环宇、广联航空分别上涨6.53%、5.02%。

商业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政策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
日前,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航天发展总体布局。文件中提出,鼓励商业航天布局航天产业链相应环节,做强星箭制造,做大应用服务,拓展测控运营能力,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我国商业航天正处在“政策放开,资金流入”的黄金时期。商业发射利好政策频出,促进中国商业发射行业有序发展。“航天强国”首次作为独立目标写入五年规划,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支柱,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将推动中国航天科技整体进步,更将培育万亿深空经济新业态。
8股本月以来获得机构调研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的个股达63只,业绩上来看,今年前三季度10股扭亏为盈,5股减亏,13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整体报喜比例约为4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中,宗申动力、鸿远电子、芯动联科增幅居前,分别为93.7%、74.56%、72.91%。
宗申动力三季报显示,实现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增长93.7%,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成立重庆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在航空动力业务的布局,加速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公司在航空动力领域的影响力。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8股本月以来获得机构调研,航天南湖、移为通信、斯瑞新材机构调研家数最多,分别为19家、18家、17家,其他还有广联航空、ST思科瑞机构调研家数在10家及以上。
航天南湖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坚持军民贸协调发展,在聚焦防空预警雷达核心主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军贸及低空业务,并积极拓展军贸及低空市场,持续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