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红旗连锁(002697.SZ)披露2024年年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01.23亿元,连续第三年实现营收规模超百亿元,归母净利润5.21亿元。
根据分红计划,红旗连锁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5元(含税),共计分红1.56亿元。
连续三年营收超百亿
“直播带货”销售额超10亿元
据了解,自2012年上市以来,红旗连锁经历了显著的快速增长期。特别是在2012年至2019年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稳定增长,公司营收从39.05亿元增长至78.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4%;净利从1.73亿元增长至5.16亿元。
从2020年开始,红旗连锁业绩增速放缓。2021至2023年,红旗连锁的营收增速分别放缓至3.29%、7.15%、1.12%,净利润先是同比下降了4.66%,又同比增长了0.9%和15.53%。


红旗连锁在最新年报中表示,伴随着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习惯的转变,以及消费倾向变迁催生的众多初创企业对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便利店业态面临诸多新挑战。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23亿元,同比微降0.09%;实现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下降7.12%;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图源:公司财报
公司表示,受银行业利率下行,息差收窄影响,公司对新网银行的投资在报告期累计确认收益1.22亿元,较上年度减少近0.3亿元,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主营业务即便利超市的连锁经营,继2020年17.48%的提速增长后继续稳步提升,收入为93.71亿元,较上年度增长0.23%。
分区域看,公司在成都市区、郊县分区及二级市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69亿元、37.12亿元和3.9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52.05%、36.67%和3.85%。对比2023年来看,郊县分区营业收入占比同比增长12.39%,而成都市区和二级市区的占比分别同比下滑6.58%和4.24%。

营业收入构成,图源:公司财报
此外,报告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1.95亿元,该指标是净利润的2.29倍,良性的供销循环、出色的利润质量为公司经营储备了充足的现金流。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82.85亿元,资产负债率46.12%,该指标在2021年受新租赁准则的影响突破50%,此后三年持续下降。
公司在2024年度报告中指出,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推动零售主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发展。
一方面公司持续加码与社交电商平台的合作,力推爆品和全品类购物卡,去年抖音直播实现超过10亿的销售额;另一方面,陆续引入咖啡、餐食、生鲜等品类进入门店,同时开发优选产品,来增强消费者黏性。截至2024年末,公司注册会员人数已达600余万。
加码AI与川内扩张
售货机器人样机即将下线
同日,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在今年首季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下降7.17%;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4.15%。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首次转负至-1,415万元(同比-137.39%),反映促销力度加大导致的现金回收压力。

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图源:公司财报
尽管业绩压力延续下滑态势,红旗连锁仍然认为“2025年,便利店市场规模前景可期”。公司表示随着国内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潜力将不断释放。
在年报中,红旗连锁透露了部分经营计划。
红旗连锁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将积极探索AI技术在便利店供应链、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门店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持续提升各经营环节的运营效率;无人售货系统作为传统零售的补充,有望在消费场景方面做增量。
据红旗连锁此前公告,公司正通过与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合作,整合AI视觉识别、智能路径规划等核心技术,进行机器人无人售货系统的研发。目前,公司已完成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下的软硬件测试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样机预计5月正式生产下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今年还计划在大成都范围及周边区县加密门店,同时择机往川南城市群拓展,并在川南地区筹备第三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