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上煌最近有点“拧巴”——三季报刚出炉,营收降了5%,但净利润却暴涨28%。乍一看像是逆袭剧本,细扒财报才发现,这波增长不是靠卖鸭脖卖出来的,而是“买”来的。
就在2025年8月,煌上煌花了4.95亿元收购了福建立兴食品51%的股权,并在9月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这一操作直接给公司三季度带来了新的利润贡献。翻看三季报数据,几个关键指标剧烈波动: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800多万飙升至1.28亿元,增幅超600%;短期借款凭空冒出9179万元;更扎眼的是,商誉从2242万元猛增至3.35亿元,整整涨了十几倍。这些变动,公司清一色归因于“并购子公司并表”。
与此同时,另一则公告也悄然发布:公司决定将浙江和海南两个募投项目分别延期至2025年底和2026年底。其中海南项目的延期理由很现实——市场环境变化、门店拓展不达预期。说白了,原计划铺开的产能和冷链布局,眼下市场需求撑不起来。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打个问号:这家公司是在调整节奏,还是在用并购填补主业的窟窿?
我自己一直关注煌上煌这几年的表现,说实话,不太乐观。从2021年到2024年,营收连续四年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又同比下降5.08%。核心卤味业务增长乏力已是不争事实。现在靠一笔并购把净利润拉高,看似漂亮,实则风险暗藏。尤其是那笔3.35亿的商誉,一旦未来被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就可能面临减值,反过来吞噬利润。
而且别忘了,这次收购还带来了近亿元的短期借款和其他应付款压力。现金流是否能扛住后续整合成本?新团队能否顺利融合?这些都是悬着的问题。
在我看来,煌上煌显然是想通过外延式扩张打破增长瓶颈,但这条路走不好,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更重。比起频繁出手并购,不如先把老本行做扎实——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品牌年轻化,哪一项都比“买利润”来得实在。
眼下股价虽然还在涨,最新报12.89元,涨幅2.96%,但我总觉得这份热闹背后,少了点让人安心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