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煌上煌(002695.SZ)发布了2024年年报,哪怕市场早有预期,其交出的成绩单仍有些出乎意料了。
早在2021年时,煌上煌的营收便开始下降,到了2024年中报时,煌上煌开始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状况。彼时,市场便预测今年煌上煌的业绩大概不会太好看了。
然而在随后两个季度里,煌上煌的业绩情况继续恶化。2024年中报时,煌上煌的营收同比减少了7.53%,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6.59%;到了三季报时,营收同比跌幅扩大至8.11%;最终,在2024年年报中,营收跌幅定格在9. 44%,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跌42.86%。
截至4月30日午间,煌上煌股价报收10.20元左右,目前市盈率(TTM)约为106.14倍,市值为55亿元;市值较最高点时下降了超7成。
营收净利双降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跌超4成
公开资料显示,煌上煌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江西南昌,2012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誉为“鸭脖第一股”。公司主营业务为酱卤肉制品及佐餐凉菜快捷消费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各类卤制肉类、禽类、蔬菜类、豆制品类等食品。
上市以后,煌上煌业绩一路攀升,2020年,其营收达到历史最高峰26.36亿元,其归母净利润也达到历史最高点2.82亿元。然而从2021年开始,煌上煌的业绩迅速转向了下行通道。2021年、2022年,煌上煌连续两年营收净利双降。2023年,煌上煌营业收入为19.21亿元,同比微降1.7%,但是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29.01%至7058.55万元,却仍未能回到亿元级别。
到了2024年,煌上煌的财务情况更加不乐观。财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下滑9.44%,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40亿元,同比下跌42.86%,近十年来仅高于2022年的0.31亿元。
为何从半年报到年报,营收、净利的表现持续恶化?三、四季度的业绩表现拖了后腿。根据年报,煌上煌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15.59%,环比下降26.80%;归母净利润为-3823.47万元,同比下降26.23%,环比下降313.01%;扣非净利润-2336.87万元,同比增长39.42%,环比下降254.26%。
从业务来看,煌上煌的主要产品鲜货产品、包装产品、米制品的营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4年煌上煌的鲜货产品实现收入为12.09亿元,同比下跌了14.43%;米制品业务实现收入为3.51亿元,同比下跌了-1.83%;包装产品实现收入4901.59万元,同比下跌了10.05%。其中,煌上煌酱卤肉制品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2.58亿元,同比下滑14.26%;米制品业务板块实现营收3.51亿元,同比下滑1.83%。
得益于原材料端价格下降释放了利润空间,煌上煌2024年毛利率有所上升。2024年,煌上煌毛利率为32.76%,同比上升3.7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7%,较上年同期下降1.28个百分点。

图源:煌上煌2024年度财报
虽然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但2024年煌上煌的主要营收来源仍然是鲜货产品。2024年鲜货产品贡献了69.53%的营业收入,较2023年下降了4.05个百分点。而鉴于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鲜货产品的情况,那么门店数量便是影响煌上煌业绩的关键因素。对于鲜货产品来说,门店是与消费者接触的第一线,也是发生消费的第一场景。
在年报中,煌上煌也表示,业绩下跌与门店表现直接挂钩,“报告期内,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加工业老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经营业绩达成不理想。”
而2024年煌上煌的门店状况确实进一步发生了恶化。
门店数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煌上煌专卖店数量降至366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837家。加盟店数量从2023年的4235家锐减至3419家,减少816家。加盟模式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1.99%。
与门店数量下滑相伴的是销量的下滑。2024年肉制品加工业销售量为2.28万吨,同比下降9.91%,生产量2.28万吨,同比减少9.57%,库存量250吨,同比增加21.93%。
煌上煌在扩展门店方面采取的加盟模式,因此门店数量的减少不仅意味着销售网络的萎缩,更意味着加盟商对于公司前景的犹豫态度。事实上,煌上煌曾在2020年年报中提出,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千座以上城市开设经营10000家以上连锁专卖店。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门店数量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距离这一目标差距越来越大。
在2024年年报中,煌上煌表示,将加大推进“千城万店”战略目标,并计划今年完成营收21亿元、净利润1.45亿元。这意味着要实现这一目标,2025年营收需同比增长约20.76%,净利润更需激增约284.13%,对煌上煌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行业转型期来临
过去经验逐渐失效
近些年卤制品行业整体进入调整期,不仅是煌上煌,其他卤味巨头的业绩也不好看。此前,绝味食品、周黑鸭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两家公司同样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其中,绝味食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2.57亿元,同比下滑13.84%;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周黑鸭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4.51亿元,同比下滑10.7%;年内溢利为0.98亿元,同比下滑15%。
而对于如今的困境,煌上煌给出的解法是通过并购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煌上煌于2015年收购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67%股权,正式进军米制品市场。据公开资料,真真老老成立于193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粽子、月饼等米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收购之后,真真老老的业绩并未如预期般增长,反而陷入了亏损的困境。2024年,煌上煌米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微降1.83%至3.51亿元,销售量锐减17.62%,已连续两年呈现下滑态势。作为该业务核心主体的真真老老经营不善,2024年净亏损扩大至2900.29万元,较2023年的810.11万元亏损增幅超258%,且自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未能实现盈利。对于真真老老业绩不佳的原因,煌上煌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在去年12月份,煌上煌曾一度尝试收购展翠食品,试图以此跨界至糖果、休闲食品领域。但仅仅半个月后,公司便公告收购终止。

图源:公司公告
并购战略并不顺利,而煌上煌还面临着新的挑战。2024年,煌上煌销售费用为2.92亿元,同比增长2.23%,主要用于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87%,主要受第三方咨询、品牌宣传费用增加及新基地投产等影响。费用持续增长而业绩、销量却没有起色,过去的成本投入方式如今也受到了新的挑战。
2024年,煌上煌的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为21.22%,较2023年仅提高了0.46个百分点;同时加盟模式收入为11.1亿元,同比下降11.99%。可以说,在过去的销售渠道剧烈下滑的同时,新的渠道的建设却几乎原地踏步,煌上煌确实应该重新思考成本费用的投入方式了。
煌上煌在2024年业绩不佳,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门店数量也有所减少。公司或许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实现业绩的回升和可持续发展。(《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