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钢琴产业正遭遇巨大挑战。
4月29日,行业龙头珠江钢琴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营收为1.24亿元,同比下降42.11%,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17.78%。
除营收下滑外,其归母净利润为亏损了5168.47万元,同比暴降162.52%,亏损幅度显著扩大,但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47.08%。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较去年同期的-0.01元同比下降300.00%。
珠江钢琴的毛利率也处于下滑态势,本季度为10.12%,同比下降5.9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43.20%,较上年同期下降33.34个百分点。其2024年销量仅为37743架,相比之前一年少卖了3.3万台钢琴,甚至不足2021年销量的三分之一。
而另一家头部公司海伦钢琴的境况同样颇为艰难。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775.83万元,同比下降39.96%,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28.71%。归母净利润为-968.48万元,同比下降154.56%,但环比增长88.38%。
珠江钢琴和海伦钢琴并称为国内“钢琴双雄”。珠江钢琴的前身是广州钢琴厂,始建于1956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之一,其产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档次的钢琴,包括立式钢琴、三角钢琴等。该公司不仅在国内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还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钢琴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海伦钢琴则以音色优美、手感舒适、外观精美等因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中高端钢琴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中国钢琴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两家公司利润纷纷下滑,或与市场需求大幅萎缩有关。此前在艺术特长生加分政策的刺激下,钢琴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自2018年教育部取消艺术加分政策,以及“双减” 政策出台,叠加家庭可支配收入等因素,钢琴市场需求急剧降温。
据中国乐器协会《2024年产业白皮书》动态监测数据显示,钢琴销量从2018年35.6万台降至2023年12.8万台(-64%),2024年预计跌破10万台警戒线。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激烈导致钢琴制造成本不断上升。尽管我国钢琴制造商众多,但钢琴制造工艺复杂,涉及众多专业环节,原材料、人力等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此外,二手钢琴市场的冲击也不可小觑。二手平台上钢琴挂牌量激增,标价往往不足原价的1/10,对新品销售造成较大影响。
为了扭转困局,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应对之策。珠江钢琴加速从传统钢琴向智能化钢琴升级,并朝着 “音乐+” 的思路进行业务拓展,在艺术培训、演出、文创等领域布局后,今年还设立了专责文旅业务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海伦钢琴则表示,在继续聚焦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智能电声钢琴等产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曾表示,调整期是国内外钢琴产业发展周期中的必然阶段。尽管目前产销量下滑,但随着行业企业主动调整业务板块和产品结构,钢琴产业有望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