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科技突曝1.6亿诉讼,市场震动!
万润科技刚刚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及子公司在过去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涉及的诉讼、仲裁案件总金额高达1.6393亿元,已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0%。这一数字迅速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内容,其中作为原告方的涉案金额为1.0168亿元,占比超六成,主要集中在追讨工程施工款、广告服务费和货款等合同纠纷;而作为被告的案件金额合计约6224.55万元,占比较小。公司强调,除此前已披露的重大诉讼外,目前无其他单项金额超过1000万元且达净资产10%以上的重大未披露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诉讼大多源于日常经营中的款项回收问题,说明公司在业务扩张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回款压力和客户履约风险。虽然公司表示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有助于改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但公告也明确指出:部分案件尚未开庭或裁决结果未出,对公司本期及未来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我怎么看这起“1.6亿风波”?
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我并不完全意外。作为一个长期跟踪中小创企业的财经博主,我一直认为万润科技这家公司“题材多、故事足”,但基本面却始终有些“虚火”。
先看背景:万润科技主营业务横跨LED封装、数字营销和半导体存储三大板块,尤其是这两年搭上了存储芯片和字节跳动生态链的热点,股价一度活跃。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1.77%,达到37.14亿元,看似势头不错。可问题出在利润端——归母净利润只有2775.9万元,同比还下滑了16.58%。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利润中政府补助占比较大,这意味着主业盈利能力其实并不扎实。
在这种背景下,突然爆出接近1.64亿的涉诉金额,就显得格外刺眼。尽管多数是公司主动起诉追债,说明管理层在努力清收账款,但这恰恰反映出一个现实:客户的付款能力在弱化,现金流管理面临挑战。尤其在广告传媒和工程类业务中,账期长、坏账风险高本就是行业通病,如今集中暴露诉讼,恐怕不是偶然。
再看资金面,今日主力净流入为-2.29亿元,明显有大资金撤离迹象,而技术面上虽短期处于中轨之上,但MACD、KDJ等指标均无明确信号,显示多空博弈仍在持续。结合股东户数环比增加、人均持股下降的情况,散户参与度上升,而机构持仓结构变动频繁,整体情绪偏谨慎。
结语:别被概念带偏了节奏
我对万润科技的看法是:它确实踩中了不少热门赛道,从AI手机到抖音代理再到国产存储,样样都沾边,容易吸引短线资金炒作。但从长期投资角度看,当前最需要关注的不是它能讲什么新故事,而是如何解决盈利下滑、回款承压、诉讼频发这些实实在在的老问题。
这次1.6亿的诉讼公告,是一次风险提示,也可能是一次估值修正的开始。投资者不妨冷静一点,别让热点冲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