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今天盘面一瞅,雪人集团直接干到涨停,15.7块,换手率干到35%以上,成交额奔着35亿去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再一看消息面,好家伙,冰雪游搜索量爆了,北京成了热门目的地榜首,张家口那边“崇礼滑雪门票”搜索量涨了275%,酒店民宿预订也跟着蹿了12%。年轻人尤其是95后,都往雪场扎堆。这种热度,资金哪能不闻风而动?
但你要是真以为这是纯粹炒个“冬天来了去滑雪”的概念,那可就太浅了。雪人集团这家公司,根子上不是什么旅游股,人家是实打实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翻翻它的履历,给北京冬奥会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供过设备,这不是蹭热点,是早就站在赛道里了。它手里攥着瑞典的SRM、意大利的Refcomp这些国际压缩机品牌,还有自己家的SNOWKEY制冰系统,技术底子摆在那儿。你说这波冰雪经济升温,谁最受益?肯定是背后提供核心制冷设备的厂商。
更关键的是,它的业务根本不局限于冰雪。你看它身上的标签——氢能源、液冷、数据中心、氦气概念、可控核聚变……哪个不是当下硬科技的前沿?特别是那个兆瓦级大型氦气压缩机,能做到-271℃,国内能搞的没几家,直接用在量子计算、核聚变这些大科学工程上。这种技术壁垒,不是靠旅游旺季就能拉起来的,而是长年积累的结果。
所以今天这个涨停,表面看是冰雪经济概念集体走强,长白山、冰山冷热这些跟着涨,逻辑顺。但雪人集团走得这么硬气,背后恐怕不只是题材炒作那么简单。最近融资余额刚创了新高,虽然前两天有净偿还,但整体杠杆资金在往上加。而且从盘口看,上午涨幅就冲过5%,午后一度打开涨停又回封,说明多空博弈挺激烈,不是那种轻轻松松拉上去的纯情绪票。
现在的问题是,这波热度能不能持续?旅游数据确实亮眼,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这些航线搜得火热,机票还便宜,跨城消费势头猛。但资本市场玩的是预期。如果接下来冰雪季的实际客流和消费数据对得上这波搜索热度,那相关产业链的情绪还会继续发酵。可要是光叫得响、落地弱,那短期冲高之后,资金也跑得快。
说到底,雪人集团这根阳线,既是沾了冰雪经济的光,也是市场对它背后核心技术的一次重新审视。它不像某些概念股,风吹一下就起,风停就落。这家公司有海外研发中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物联网平台,还在氢能和液冷这些未来赛道布局多年。哪怕冰雪概念凉了,它别的故事也不少。只是眼下,这股寒潮来得正是时候。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