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2
逆境突围,向下一个四十年挺进!
——致投资者的信
蓦然回首,长青已走过了四十年的征程! 创立于同时期的企业,能存活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长青是能幸运地活下来的少数!
我代表公司感谢各位投资者对我们的支持、信任和不离不弃!感恩帮助过长青的各界领导、各合作伙伴,无论他们是否在位、是否还在合作,曾经的帮助之恩,我们都将铭记!感谢五千患难与共的同事,包括那些现已离开长青的旧同事!我们在一起,使长青至今仍能顽强地活着!
四十年能屹立不倒,究其原因:一是我们有一个团结自律、具前瞻性和忧患意识的集团管理层,拥有一个勤奋好学、具胜任力的中坚团队;二是我们虽然犯过不少错误,但致命的错误没有犯,最起码是做大事不盲目、不跟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想清楚才干。
我们没有骄横奢侈,也没有躺平,而是保持创业时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没有被时代所遗下,这也包括一些在前期已进入公司的老员工,以及在中、后期进入的知识层面更高的新鲜血液。多年来养成脚踏实地、居安思危、不断学习的习惯,使我们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在波涛汹涌中能走到今天!
在逆境中突围,经营业绩创近年最好
去年,公司有效实施“增加非补贴收入、开源节流”的经营战略,并利用多能互补的优势,通过良好的资金管理,财务状况不断向好。
在计提了部分非付现成本的情况下,公司净利润仍同比增长了 36.25%,实现了近四年来的最好业绩。大部分的生物质热电项目、燃煤项目、垃圾发电项目已实现盈利。虽然东北区域部分项目出现了亏损,但在今年已有明显好转。这说明:长青经得起困难时期的压力测试!
去年,国家的生物质发电补贴支付为近年来最好,虽然应收款额度仍高且彻底解决尚未明朗,但公司的财务状况已大幅改善,在投入大额资金回赎了部分可转债的情况下,经营净现金流仍同比增长40.44%,资产负债率降至近四年来的最低。
去年,公司 13 个生物质热电项目进入了补贴清单,且在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增加非补贴收入方面再取得了进展,非补贴收入同比增长 15%,其中工业蒸汽量同比增长 8%,民生供暖量同比增长 21%。实现热电联产的项目已达 11 个,且在今年有望继续增加。
去年,我们在生物质材料化利用方面取得了进展,通过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明确了主攻方向,协同合作方建立了高水平实验室,并将加快市场检验的步伐,为生物质材料化利用之路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在去年的《中国能源报》与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24 全球新能源企业 500 强”中,长青
集团较 2023 年的排位上升了 20 位;在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4 广东 500
强企业”榜单中,长青集团又上升了 37 位。这标志着长青在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中仍能稳步前行。
按市场规律结合科技创新提升现有业务,数智化赋能发展新业务
今年,我们要按市场规律发展现有业务,进一步弱化对补贴的依赖,加快发展非电业务,结合科技创新努力开源节流,并与专业科研机构开展包括股权在内的技术创新合作,引入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营业务赋能,并善用现有数据开拓协同业务,适时进入新赛道。
今年,公司将加快京津冀地区燃煤项目实现超净排放的步伐,要在环保绩效评级中创 A 级;全部燃煤项目都要顺势而为,适度掺烧生物质,以满足日趋严格的减碳要求和增加效益;在实现燃煤洁净燃烧的基础上,我们将努力开拓或扩容现金流较好、下游需求稳定或具成长空间的工业集中供热项目,适度配套民用供暖项目。
东北是中国的最大粮仓,生物质资源丰富,可以满足热电及材料化利用所需,我们将通过技术创新及燃料结构的合理搭配,使经营效益得以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创新对外合作方式,继续开拓非电业务,使生物质项目获得更长的生命周期,产生更大的效益。
华东、华中区域在去年均取得了近年来的最佳运行业绩,我们将保持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并继续在负荷率、吨燃料产出价值、烟气净化费用、减少非计划停机、智能操控避错等方面进行挖潜,实现业绩的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们将通过对生物质热电项目的能效指标、排放洁净度等的提升,实现可持续的高负荷率,在向市场提供更多绿色能源的同时,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循环利用业务要在生物质热电项目下游问题的解决中产生实效,从而实现农林生物质产业链的闭环。
我们要与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筹建博士工作点、博士后工作站,创新生物质的利用方式,从而创新生物质的高质化综合利用。
今年,在现已升级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我们要把各项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类收集,为智能化管理的全面实施、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以此为基础,拥抱新质生产……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