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精工刚刚扔出了一颗重磅消息: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将旗下Fosber集团、Fosber亚洲和Tirua亚洲三家子公司的100%股权,出售给Foresight US及Foresight Italy。这笔交易的基础价格高达7.74亿欧元(约合774,072,042欧元),采用“锁箱机制”定价,锁箱日为2024年12月31日。公告明确指出,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消息一出,市场关注度迅速升温。
此次资产出售由东方精工及其全资子公司东方精工(荷兰)共同推进,交易尚需通过内部决策流程以及多国的外部审批,包括意大利、西班牙的外商投资审查,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反垄断审查。这意味着,尽管交易框架已定,但最终落地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从资产构成来看,这三家公司长期属于东方精工在海外的核心布局,尤其Fosber集团在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具备较强技术实力,此次剥离无疑标志着公司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
看到这里,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东方精工会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出售这些优质资产?
从基本面看,东方精工今年的表现其实并不差。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33.89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增54.64%,达到5.10亿元。更关键的是,公司在AI与机器人赛道的布局正逐步显现热度——参股的嘉腾机器人是英伟达生成式AI生态伙伴,与乐聚机器人合作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还投资若愚科技布局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这些概念叠加军工、氢能源等题材,让其股价年内表现抢眼,近期主力资金也连续三天净流入。
我认为,这次出售很可能是“主动收缩战线、聚焦新兴赛道”的信号。传统印刷机械业务虽稳健,但增长空间有限;而AI+机器人正处于爆发前夜。套现近7.74亿欧元,无疑将为公司未来在高科技领域的并购或研发投入提供充足弹药。尤其是在当前资本市场对硬科技偏好明显的背景下,东方精工或许正试图从一家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智能制造+AI赋能”的新锐力量。
当然,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公司股东户数已增至20.16万,筹码明显分散,主力并未控盘。股价也正逼近18.92元的关键压力位,若后续没有实质性进展催化,短期可能存在回调压力。而且,多个热门概念仍处于前期布局阶段,业绩贡献尚需时间验证。
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这次资产出售不是退守,而是一次战略性的腾挪。东方精工正在用真金白银押注未来。至于能否成功转身,就得看它接下来如何把这笔巨额资金用在刀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