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精工刚刚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公司宣布拟以现金方式,将旗下Fosber集团、Fosber亚洲和Tirua亚洲三家公司100%股权全部出售,交易基础价格高达7.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买方是Foresight US和Foresight Italy,交易采用“锁箱机制”,锁箱日定在2024年12月31日。这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目前尚需通过多国的外商投资审查与反垄断审批,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美国等地。
这三家公司中,Fosber集团是全球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的头部企业,东方精工早在2014年就通过跨国并购将其收入囊中,多年来一直是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柱。数据显示,仅Fosber相关业务在2024年预计就能实现约32.11亿元收入,占东方精工整体营收近七成。可以说,这次不是卖“边角料”,而是动了核心资产的“大块头”。
但有意思的是,东方精工并不打算“躺平收钱”。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此举是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方向,主动收缩国际管理半径,集中资源聚焦水上动力设备和智能装备等高成长性领域。尤其是其控股子公司百胜动力,作为国内首家量产300马力汽油舷外机的企业,近年来营收与利润年均复合增速超20%,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都不容小觑。
转型的决心,藏在“卖”与“投”之间
说实话,看到一家企业把经营多年的海外优质资产卖掉,第一反应肯定是“是不是不行了?”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次清醒的战略取舍。东方精工从2020年起就在推进科技转型升级,逐步从传统包装机械向高端制造、智能化方向靠拢。这次出售Fosber,更像是把“昨天的胜利”变现,去押注“明天的可能性”。
我特别注意到,公司提到要加大对百胜动力的投入,同时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这可不是随便喊口号。CNAS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接连落地,说明技术研发已在实质性推进。而水上动力设备在全球休闲船舶、新能源船艇等领域正迎来爆发期,东方精工如果能借这笔资金完成产业链升级,完全有机会跳出传统制造业的红海。
当然,挑战也不少。7.74亿欧元的交易能否顺利过审,还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涉及多国监管。而且剥离如此大体量的收入来源后,短期内业绩势必承压。但长远来看,如果转型成功,东方精工或将彻底摆脱“周期性强、附加值低”的标签,真正迈向高毛利、高技术壁垒的成长赛道。
这一卖一投之间,看得出管理层的决心。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勇气在巅峰期主动拆解自己的“现金牛”。东方精工这一步,走得大胆,但也足够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