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的孙公司万洋衡水制药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其提交的“盐酸美金刚”化学原料药正式获批上市。这意味着该原料药已符合国内药品注册的相关要求,可以进入国内市场销售。作为治疗中重度至重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的一线药物,盐酸美金刚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2024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我国现存痴呆患者约1690万人,患病率约为1.19‰,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一数字仍在上升。米内网数据显示,中国抗痴呆药物市场规模达15.6亿元,其中美金刚占据22%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25年,盐酸美金刚的市场容量将达3.4亿元,同比增长11%,销量也将达到1.6亿片,同比增长19%。
此次获批主体为以岭药业全资孙公司衡水万洋,属于典型的产业链上游布局动作。虽然公告明确指出,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从战略角度看,这无疑丰富了以岭药业在神经系统领域的产品管线,并为其后续制剂开发或对外供应提供了原料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十几天前,同一主体还获得了“阿那曲唑”原料药的上市批准,显示出以岭药业在化学原料药领域的申报节奏正在加快,尤其是在老年慢性病和肿瘤用药方向上的布局趋于清晰。
我看这次获批背后的深意
说实话,单看一个原料药获批,并不算特别重磅的消息。但结合以岭药业近期的动作来看,我反而觉得这家公司正在 quietly building something bigger。过去大家对以岭的印象更多停留在连花清瘟和中药创新药上,但如今它通过孙公司接连拿下两个化药原料药批件,说明其在化药产业链的能力正在被系统性地补齐。
更关键的是,盐酸美金刚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市场稳定、需求刚性。尽管目前已有多个原料供应商存在,竞争不低,但只要能实现成本控制与质量稳定性,后续无论是自用还是外销,都有空间。而且考虑到中国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类神经精神类药物的长期增长逻辑非常扎实。
当然,我也注意到公司股价最近有所回调,最新价20.01元,跌幅-2.25%。短期市场可能并未对此事给予强烈反应,毕竟原料药本身利润有限。但我认为,这种持续性的研发积累和产业链延伸,才是判断一家药企是否具备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当前医保控费、集采常态化的大环境下,拥有“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能力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和成本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所以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孤立事件,而是以岭药业从传统中药向综合型制药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如果能在国际注册、海外输出方面进一步突破,比如像阿那曲唑那样布局欧美市场,那它的成长曲线才真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