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10月新车注册量涨了5.8%,总量到了91万多辆,看着是个好消息。但有意思的是,特斯拉那边直接掉了48%,反手比亚迪却冲了个195%的增幅。这数字一上一下,不是偶然,是趋势在转。
电动车在欧盟新车里的占比已经干到64%了,接近三分之二,说明电动化这步棋,欧洲是真没法回头了。市场盘子还在扩大,但谁吃得多、谁掉队,拼的就是产品力、本地化节奏和供应链能力。特斯拉这次注册量腰斩再腰斩,具体原因没说,但结合最近几个季度它的产能爬坡问题、北美工厂的波动,再加上欧洲本土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明显在抬升,比亚迪这个195%的增长,就不是简单的补库存,更像是渠道铺开了、品牌认账了。
你看最近的消息,比亚迪在海外动作不断。跟美的签了“人车家智慧生态”协议,这不只是家电联动车载界面那么简单,背后是整套IoT生态的打通。现在买车不光看车本身,还得看能不能无缝接入生活场景。这种合作,对出海尤其关键——它让比亚迪在欧洲卖的不只是车,而是一整套智能生活方式。
而且别忘了,比亚迪最近还被恒生科技指数收编了,外资机构调研名单里也常出现它的名字。美银美林前两天刚去走了趟,说明国际资本在重新评估它的估值逻辑。它早就不只是个车企,电池、半导体、储能、轨道交通全都在推进,尤其是固态电池这块,行业融资超300亿,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是战略投资者。未来谁能先把新技术量产落地,谁就能抢下一轮制高点。
二级市场上,今天股价小幅飘红,成交额十几亿,融资余额还在130亿以上,说明杠杆资金也没撤。虽然两融整体在降,但对这类龙头,资金还是愿意拿住。市盈率不到28倍,对于一个海外增速爆表、技术储备厚实的企业来说,并不算贵。
所以说,欧盟这组数据表面看是月度波动,实际是格局重塑的信号。特斯拉暂时喘口气,但中国车企特别是比亚迪,已经从“能卖出去”进化到“怎么扎根”的阶段了。接下来比的不是单一车型爆款,而是体系化出海的能力——渠道、服务、生态、本地合作,样样都得跟上。这一仗,才刚打到中场。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