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11月13日在四川宜宾举行。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专题会议“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11月13日在四川宜宾举行。本次专题会聚焦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针对新一代电池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多位院士专家、顶尖科研机构及产业链领军企业代表集中探讨前瞻技术最新突破与创新,研判动力电池前瞻技术创新与产业格局演变趋势。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王建涛:三维度看电池技术创新
近年来,产业各方都在加速动力电池全链条的创新,不仅在电池的改良和创新、工业升级,以及多维度上得到了突破,同时也提升了不少电池体系的能量安全。在2025年,“快充”这个词提得比较多,未来快充和安全依旧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要实现这些多性能的同步推进,还需依托于规模化、产业链的协同,以及集成技术和数字化的升级。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王建涛在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上表示。
谈到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王建涛表示,主要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观察。第一是电池快充的持续提升。随着近年来碳化硅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以及新一代高倍率电芯和智能化的高效关系,支撑了新技术平台建设,还有工程化的应用。就应用来看,目前很多主机厂都在使用800伏的平台。第二是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带来的是高能量密度的设计和高安全性的平衡,来助推能量电池进一步提升。从目前行业的综合数据看,国内300瓦时/公斤的电池产品已经在逐步应用,未来400瓦时/公斤以上的产品成为攻关的重要目标。第三是安全。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安全固态化和系统管理化已经成为动力电池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安全固态化,主要的电池企业、整车企业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都发布了相应的技术规划和产品规划。然后是固态化的持续提升和半固态化的场景,随着半固态化电池在应用场景的持续迭代,产业发展整体态势向好。
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周世良:快充解决里程焦虑
作为从业者,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周世良首先对行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梳理。周世良指出,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始终保持一个高增长的态势。前三季度,我国的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33%以上,综合渗透率达到49.9%,而且连续多个月渗透率超过了50%。而在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占比在不断提升,2025年磷酸铁锂市占率达到80%。磷酸铁锂电池不断迭代,在市场高保有量、高渗透率的背景下,持续探索快充和安全,进一步解决消费者的焦虑。
从补能焦虑角度来看,比亚迪推出了兆瓦闪充、油电同速,解决里程焦虑,这一点比亚迪进行了多维度的创新。“我们对磷酸铁锂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快充,还实现了极致功率的发挥,这得益于材料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刀片电池的结构优势,从而实现了更高效的热管理。”周世良说。
持续提升快充效率解决消费者的补能焦虑,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安全方面,则一直是比亚迪极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在新能源车高保有量的基础下,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备受业界和消费者的关注。周世良认为,电池安全应该聚焦多电芯引发的技术,以及一些特别极端工况下的热安全的技术。只有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才能保障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作为制造厂商,在EV乘用车这一块,比亚迪始终坚持要不断地探索刀片电池磷酸铁锂体系的技术和潜能,始终围绕超级快充解决消费者的痛点问题去发展。在续航方面,我们提升了智能化和能量密度;在快充方面,我们持续探索油电同速全面发展。”周世良表示,比亚迪始终坚持刀片电池磷酸铁锂这一独特的技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
同时,针对新一代的电池技术探索,比亚迪从电池技术和需求出发,从材料到体系,再到整个系统层级都做了布局。面向未来,周世良表示,比亚迪将坚持多点融合,不断把电池与AI结合起来,持续探索电池与更多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