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前脚刚在东京车展上亮出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纯电轻型车海獭,后脚腾势N8L又在国内30万级SUV市场搅动风云,比亚迪这盘棋,下得是真不小。
我在展会上看到那款海獭,心里就咯噔一下。轻自动车在日本叫“国民车”,年销量近170万辆,几乎是本土车企的禁脔。日产、本田、铃木这些老牌玩家根深蒂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忠诚度高得离谱。可比亚迪偏要往里冲,还直接对标续航只有它一半的日产樱花,价格预计还要低两到三成。瑞穗银行那位专家说得明白,这不光是卖车,这是在倒逼整个日本电动车市场提速。你看本田推N-ONE e:,日产加太阳能板,铃木也赶紧宣布2026年上纯电轻型车——刺激效应已经出来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比亚迪的打法。不是简单地把国内车型拿过去改改,而是从渠道到服务全链条本地化。60多家门店年底要开到80多家,兼容现有充电网络,还在自家店建快充桩。这种贴着地面爬的务实劲儿,跟早年一些新势力喊着颠覆全球的路子完全不同。他们清楚,在日本这种成熟市场,光靠概念行不通,得一点一滴啃。
国内这边也没闲着。腾势N8L定价29.98万起,比理想L8、问界M8都便宜,但用料和体验没缩水,反而靠着垂直整合把成本压下来了。李云飞说服务器都被订单挤崩了,虽然未来月销冲4万、5万这话听着悬,但至少说明市场买账。腾势往上走,方程豹也在发力,比亚迪不再只是中低端代名词,高端化这条路算是踩实了。
海外市场更是猛。今年前十个月卖了79万辆,同比涨135%,巴西建厂、欧盟销量翻几倍,连北爱尔兰街头都能见着比亚迪。现在不光是卖车,已经开始输出技术标准和生态体系。汤进说得对,中日汽车产业链其实互补性强,真能形成双赢局面。
不过话说回来,丰田一个季度赚的钱顶五个比亚迪,利润差距摆在那儿。规模上去了,下一步怎么提升盈利能力和品牌溢价,才是真正考验。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