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三季报一出来,我看了眼数据,心里就一个字:服。5662.7亿营收,326万辆全球销量,233.3亿净利润,听着就够吓人。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让我觉得有点东西的,是它前三季度砸了437.5亿在研发上,同比增长31%,比自己赚的钱还多出一大截。你敢信?这操作,放在A股车企里头,独一份。
咱们掰扯掰扯这个事儿。现在市面上不少车企还在为“卷价格”打嘴仗,比亚迪倒好,直接把战场拉到了别人够不着的地方——拼技术硬通货。它的研发费用率7.7%,连续两年压过特斯拉一头,光这一项,就已经说明问题了。更狠的是,过去14年有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累计突破2200亿。这不是烧钱,这是在下一盘大棋,靠时间复利堆出一条别人翻不过去的技术护城河。
你看它今年推的东西: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装车破170万辆,9月单月新增近30万辆,渗透率干到91.3%;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这些概念也陆续落地。最炸的是仰望U9X,纽北电车圈速杀进7分钟以内,6分59秒,成了全球最快量产车。这不是炫技,这是给全世界看的信号弹——中国车不仅能走量,还能站上金字塔尖。
海外市场更是打得风生水起。前三季度海外卖了70.16万辆,同比涨132%,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在日本,市占率冲破20%,成了最受欢迎的进口品牌。东京车展上推出的BYD RACCO,专为日本轻自动车市场定制,尺寸、续航、定价全踩在点上,连侧滑门都安排了。这不是简单出口整车,而是本地化产品定义,是体系作战。再加上海狮06DM-i和纯电卡车T35同步推进,销售网点扩到66家,明后年还要上七八款新车,这节奏,哪像是刚出海的企业?
申万宏源那份研报说得挺实在:国内竞争是激烈,但比亚迪的核心期待还是出海。上半年海外单车毛利4.83万,毛利率接近20%,这块蛋糕一旦铺开,对企业未来两三年的利润支撑会非常扎实。虽然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了些,但环比其实在修复,单车净利回升,说明经营韧性还在。
今天股价微跌,主力资金有点流出,可社保基金、公募重仓名单里照样稳稳坐着,国家队也没动。说白了,市场短期波动归波动,但长期逻辑没变——这家公司正在用“研发主义”兑现全球竞争力。技术、数据、产能、品牌四条线一起走,走得又稳又远。这种打法,不是一阵风能吹倒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