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股价闪崩,市场震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出炉后,公司净利润同比大降33%至78.2亿元,营收也罕见下滑3%,直接引发港股早盘一度跌超6%。这不仅是比亚迪自2022年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营收与利润双降,更暴露出中国新能源车市“内卷”已进入深水区。
业绩承压:价格战与库存高企的双重夹击
从数据看,比亚迪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6%,扣非净利降幅更是达到36.65%。营收1949.85亿元,低于预期的2160亿元。这一表现背后,是行业激烈竞争下的主动让利和销售放缓。公司单车利润仅6100元,虽较二季度回升,但仍处低位。更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三季度末,存货高达1529.73亿元,同比激增31.83%,反映出为新品上市而进行的去库存压力显著上升。
与此同时,销量增速明显放缓。三季度新能源车交付量同比微降1.8%,9月甚至出现5.52%的负增长,被SAIC短暂超越。反观吉利、长安等对手,同期销量增幅分别高达96%和84%。这场“内卷”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也让龙头地位面临挑战。
战略突围:海外扩张与高端化布局加速
尽管国内承压,但比亚迪正在通过全球化布局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今年前三季度,海外销量达70万辆,同比暴涨132%,占整体销量比重提升至21.4%。9月在欧洲市场注册量同比增长近四倍,日本东京车展上发布专供K-Car车型Racco及纯电小卡T35,显示其深耕区域市场的决心。
同时,公司在研发上持续加码,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437.48亿元,同比增长31.3%。腾势D9稳居MPV销冠,仰望、方程豹等高端品牌稳步推进,智能化方面“天神之眼”系统搭载车型累计超170万台。这些投入虽短期拖累利润,但正构筑长期技术壁垒。
此外,比亚迪储能业务也在快速成长,推出“浩瀚”系列新产品,并与福德士河等国际企业合作推进绿色能源项目,多元化布局逐步显现成效。
未来展望:短期阵痛不改长期竞争力
当前的业绩波动更多是阶段性调整的结果。随着2026款新车陆续上市、去库存周期结束以及年底补贴退坡前的抢购效应,四季度销量有望回暖。HSBC等机构已预测,比亚迪将迎来“量、利、润”的环比改善。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仍在大举投资产能与研发,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超1275亿元,长期借款激增641%,说明公司并未收缩战线,而是为下一阶段竞争蓄力。只要海外市场持续放量、高端品牌站稳脚跟,其全球领导地位依然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