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东京车展上,比亚迪作为唯一正式参展的中国车企,向日本市场发起了新一轮攻势。这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不仅全球首发了专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纯电动K-Car车型RACCO,还同步推出了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展现出深耕这一高难度市场的决心。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布局已持续二十年。从2005年设立日本分公司开始,到2015年电动巴士进入京都街头,再到2022年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比亚迪采取的是步步为营的策略。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日本电动巴士市场份额已达70%,累计销售近500辆;乘用车方面,虽然总销量7123辆的规模不大,但在纯电乘用车领域已超越丰田,位列第四。
此次推出的RACCO车型颇具象征意义。K-Car作为日本特有的微型车品类,占据日本汽车市场近40%的份额,2024年销量达155.79万辆,是日本汽车文化的核心领域。比亚迪直接切入这一细分市场,意味着其不再满足于边缘突破,而是要进入主流竞争。RACCO采用典型的K-Car造型,长宽高分别为339514751800mm,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计划于2026年夏季上市,直接对标日产Sakura等本土热销车型。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将插电混动技术引入日本市场。海狮06DM-i搭载第五代DM技术,馈电油耗仅3.5L/百公里,这对于熟悉混动技术的日本消费者而言,提供了更具能效优势的选择。该车型计划于12月1日正式发布,11月1日起开始接受预约。
从商业策略角度看,比亚迪在日本市场采取了多线并进的打法。商用车领域,新发布的纯电卡车T35计划2026年在日本上市;乘用车领域,则形成“纯电+混动”双线布局。按照规划,比亚迪计划2027年前在日本形成7至8款纯电及混动车型的产品矩阵。
渠道建设方面,截至2025年10月末,比亚迪已在日本全国建立66个销售网点,从北海道延伸至九州与冲绳,实现了主要城市的服务覆盖。这种网络扩张为其后续销量增长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进程相对滞后。2024年,日本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9736辆,较2023年下滑33%,纯电市场渗透率仅为1.7%。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比亚迪2024年仍实现了54%的增长,销量攀升至2223辆,显示出其产品在特定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从更深层次看,比亚迪此次东京车展的举措,代表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战略的演变。不再满足于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张,而是选择攻入汽车工业强国腹地,在最核心的细分市场与本土品牌正面竞争。这种战略转向,既考验产品力,也考验品牌耐心和本地化能力。
日本市场历来以封闭和品牌忠诚度高著称,2024年本土品牌市占率超过94%。比亚迪能否打破这层壁垒,不仅取决于产品竞争力,还取决于其能否真正理解并满足日本消费者的独特需求。RACCO的推出,正是这种本地化努力的具体体现。
随着2026年RACCO和T35的陆续上市,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表现将迎来重要检验。这家中国车企能否在汽车强国的核心市场实现突破,仍需时间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比亚迪已经选择了最难走的路,而这条路的方向,恰恰指向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最前沿。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