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8:21:3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比亚迪杀疯了!东京车展全球首发K-Car,70%大巴市占率背后竟藏着中国智造大逆袭

  比亚迪又在东京车展放大招了。

  这一次,它不仅带来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首款纯电K-Car——BYD RACCO,还首次将插电混动技术引入日本,发布了海狮06DM-i(SEALION 6)。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款RACCO是全球首发,而且是目前唯一一款由中国车企为日本量身定制的车型。在2025年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成为全场唯一的中国车企参展者,也是自2023年以来连续第二届正式参展的中国品牌。

  这不是简单的“亮相”,而是一次系统性的本土化进攻。比亚迪展出了三款新车:纯电动轻卡T35、插混SUV海狮06DM-i,以及最受关注的K-Car RACCO。其中,RACCO长宽高分别为3395×1475×1800mm,采用双侧滑门设计,搭载刀片电池,提供长短续航两个版本,计划于2026年夏季上市。它的直接对手正是日产Sakura这类本土热销电动K-Car。

  而在商用车领域,比亚迪早已站稳脚跟。自2015年首批K9电动巴士进入京都以来,其在日本的电动大巴销量已接近500辆,市占率约70%,是绝对的头部玩家。此次发布的T35电动轻卡,售价800万日元(约37.36万元人民币),满载总重3.5吨,持有普通驾照即可驾驶,主打城市物流场景,预计2026年初上市。

  回到乘用车市场,比亚迪自2022年7月正式进入日本,目前已推出ATTO 3、海豚、海豹等车型。截至2025年10月底,累计销量达7123辆。虽然总量不大,但在纯电乘用车细分市场中,比亚迪2024年销量达2223辆,同比增长54%,反超丰田(2038辆),位列第四。更难得的是,海豹还获得了“日本年度风云车”十大最佳车型奖,这是中国品牌首次获此殊荣。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数据时,还是有点意外的。毕竟日本市场对外来汽车品牌的接纳度一向极低,本土品牌占有率长期超过94%。但比亚迪用二十年时间,从电池零部件起步,到收购日本模具企业荻原,再到电动巴士打开局面,最后切入乘用车市场,一步步走得很扎实。

  在我看来,这次发布RACCO和引入DM-i混动技术,标志着比亚迪对日本市场的理解已经从“输出产品”转向“深度适配”。K-Car是日本汽车文化的象征之一,年销量超150万辆,占据近四成市场份额。过去这一领域几乎被铃木、大发、本田垄断,电动化进程缓慢。比亚迪此时切入,正是看准了这个结构性机会。

  更重要的是,它没有只靠低价。尽管有报道称比亚迪曾通过最高百万日元的折扣刺激销售,但它也在同步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66家销售网点覆盖全国,提供OTA升级、电池延保、官方认证二手车等本地化服务。这种“长期主义”的打法,让我相信它不是来短期收割的。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日本新能源渗透率仅2.8%,充电设施不足,消费者偏好混动而非纯电。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要同步引入超级混动技术——用成熟的DM-i路线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

  说到底,比亚迪在日本的故事,不只是卖车,而是一个中国制造业全球化样本的真实演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