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30 02:53:4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比亚迪杀疯了!东京车展独苗亮相,RACCO+海狮双车引爆日本市场

  在2025年的东京车展上,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被一个历史性时刻所吸引:比亚迪全球首发了一款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RACCO。这是中国车企首次为日本量身定制并发布轻自动车型,也是本届车展上唯一亮相的中国汽车品牌。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同步推出了“纯电+混动”双线策略,首次将插电混动技术引入日本市场,展出了海狮06DM-i(SEALION 6)。这一系列动作,不只是产品发布,更像是对中国新能源出海战略的一次集中宣示。

  一场属于“移动出行”的展会

  与国内以智能电动车为主导的车展不同,本届东京车展更像是一场“泛出行”的科技秀。从本田展出的公务机模型到雷克萨斯的双体帆船,再到丰田展示的固态电池进展,日系车企正在把想象力延伸至海陆空。而贯穿整个展馆的核心品类,是K-Car——这种尺寸受限、但占据日本近40%市场份额的小型车。几乎所有本土品牌都围绕K-Car展开电气化探索,铃木、大发、本田纷纷推出电动化概念车,显示出对本土消费习惯的深刻理解。

  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度本土化的舞台上,比亚迪选择用一款完全贴合日本法规和使用场景的纯电动K-Car正面切入,精准打击了日系车企在该细分市场电动化节奏缓慢的软肋。RACCO采用高顶方盒子造型、双侧滑门设计,搭载刀片电池,并计划于2026年夏季上市。它不仅符合K-Car的尺寸标准,还在安全性和智能化配置上做了强化,现场播放的碰撞测试视频也意在打消消费者对小型车安全性的顾虑。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带来了仰望U9,这款拥有近3000马力、能用云辇悬架“跳舞”的超级跑车,在展台上引发围观。如果说RACCO代表的是“接地气”,那U9就是“立牌坊”——用顶级技术颠覆“中国品牌=廉价”的刻板印象。

  我看比亚迪的日本攻略

  说实话,当我看到比亚迪成为全场唯一的中国车企时,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这说明我们的企业已经具备了单兵作战、深入“敌后”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汽车出海仍处于“点状突破”阶段,尚未形成集群效应。

  但我必须承认,比亚迪在日本的布局非常扎实。从2015年凭借电动巴士打入市场,到如今市占率稳居第一,再到2022年进入乘用车领域,累计销量虽只有七千多台,但在一个对外来品牌极为保守的市场里,这已是不小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简单地把中国车型拿过来卖,而是真正开始做本地化适配:推出特供K-EV、导入DM-i混动技术缓解充电焦虑、拓展66家销售网点,甚至尝试进驻永旺超市这类生活场景渠道。

  这背后,是对市场差异的清醒认知。日本纯电渗透率仅1.7%,消费者普遍依赖混合动力,基础设施也不完善。在这种环境下,只靠纯电很难破局。而比亚迪的“纯电+混动”双线出击,恰恰体现了灵活性和长期主义思维。

  再看股价表现,比亚迪最新价104.52元,涨0.77%,成交额超41亿,市场对其出海动作显然保持关注。在全球新能源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的突破,将成为估值重构的关键变量。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全球化不是产品输出,而是本地化能力的构建。比亚迪在东京车展上的这一仗,打得克制、精准,且富有战略纵深。这不是一次炫技,而是一场有准备的攻坚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