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3 23:08:04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江西
比亚迪科技,值得信赖。虽然最近股价都不涨了,但是比亚迪值得长期持有。身边有人持有比亚迪几年了,成本才60多。我买比亚迪就是基于他未来三五年的发展来持有的,第一目标是2万亿市值。$比亚迪(SZ002594)$
发表于 2025-10-23 21:08:28 发布于 湖北

比亚迪海狮07EV撞翻大货车!自动降车窗,救了车主一命

10月23日消息,昨天上午安徽境内发生了一起交通意外,一辆比亚迪海狮07EV与大货车发生碰撞,所幸海狮07EV车上三名人员均安然无恙。

从车主提供的现场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一辆大货车侧翻在道路中央,而涉事的比亚迪海狮07EV车头受损严重,引擎盖明显凹陷变形。

图源:小红书

不过比亚迪海狮07EV的A柱结构完整未受破坏,安全气囊及时弹出,车窗自动降下,隐藏式门把手正常弹出,同时车辆自动触发了报警系统。

急诊检查结果显示,比亚迪海狮07EV一名男子存在头部外伤与右膝挫伤的情况,不过伤势并无大碍。

车内另一名女子也在社交平台发文写道:“真心感谢比亚迪,关键时刻保了我们三个人的命!”同时她还透露,此次事故中受伤最严重的,是后排没有系安全带的乘客。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海狮07EV依托比亚迪全新升级的CTB车身一体化安全架构精心打造,车身运用高强度钢材料,且关键部位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显著提高。

在碰撞测试环节,该车型表现良好,乘员舱结构完整无损,同时高压系统能够自动切断,车门解锁功能还会与E-CALL紧急救援系统实现联动。

图源:比亚迪

此外,车型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及侧气帘,为驾乘人员提供全方位保护,成人乘员保护率高达87%,在侧面碰撞测试中更是取得满分佳绩。在儿童乘员保护方面,其得分率在2023版EURO NCAP测试车型中名列前茅。

今年4月,比亚迪海狮07 EV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同时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和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授予的双五星安全评级认证。

谈谈安全问题。

其实回顾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不难发现多个品牌都曾出现过紧急状况下车门无法正常开启的问题。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公众的强烈气愤与困惑也不断增加:为何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电动车的门把手却总是“掉链子”,怎么也拉不开呢?

目前众多新能源车多数采用了隐藏式或半隐藏式设计的门把手。

隐藏式门把手,指的是摒弃了传统外凸式的凹槽门把手造型,在车辆不使用时,门把手能完全隐入车门之中,与车门形成一体化的设计。只有在需要打开车门时,拉手组件才会在电子系统的精准控制下自动弹出。

图源:比亚迪

然而这类充满“科技感”的门把手,其最大弊端在于结构过于复杂,并且高度依赖电信号来运作。正因如此,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它们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根据中保研2024年发布的碰撞测试报告,在侧面碰撞测试场景下,搭载纯电控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其车门开启成功率仅为67%,这一数据大幅低于配备传统机械门把手车型98%的开启成功率。

但这类门把手或许很快就要消失了。

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下文简称《要求》)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图源:工信部

若这份《要求》正式落地实施,依据新标准,当前市面上配备隐藏式门把手的车型几乎都需要对门把手设计进行重新规划。

汽车的本质是“具备智能终端功能的出行工具”,而不是“能移动的大型手机”。所以小雷认为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是始终是居于第一位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