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8 20:59:40 股吧网页版
车企“健康度”引发热议!国内车企负债稳中有降,国外车企债务规模高企
来源:新华财经

  近日,以性格耿直著称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一次采访中称“汽车界恒大”已经存在,引发市场热议,外界也在猜测其所指为哪家车企。

  事实上,作为重资产行业,负债率较高对于全球车企均属常态。整体而言,与国际车企相比,国内主流车企的有息负债占比整体处于较低位置。同时,随着行业竞争格局企稳,国内车企的负债率普遍呈现稳步下降的健康态势。

  全球车企普遍负债率较高国内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明显较低

  制造业普遍呈现资产负债率较高,汽车制造也并不例外,通常而言,负债规模和企业整体规模、营收规模呈正相关。

  从全球主流车企来看,截至2024年末,大众集团营收2.5万亿元,总负债达3.4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6%;丰田营收2.2万亿元,总负债达2.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23%;福特营收1.3万亿元,总负债达1.7万亿元,是同期营收的131%。通用汽车、宝马、奔驰、现代汽车的总负债也在万亿以上。

  相对而言,国内车企总负债则较低。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营收7771亿元,总负债5847亿元,为同期营收的75%;奇瑞营收1822亿元,总负债1749亿元,为同期营收的96%(截至三季度末);长安营收1597亿元,总负债1291亿元,为同期营收的81%。当然,也可以看到像近年销量承压的蔚来,总负债相对当年营收的占比达到143%。

  若聚焦车企的资金流动性,由于有息负债需要支付利息,对公司的流动性影响更大,亦更能反映企业真实债务压力。

  从这点而言,国际车企当中,截至2024年末,丰田有息负债约1.87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达68%;大众集团有息负债约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32%;福特有息负债约1.1万亿元,在总负债占比66%。通用汽车、奔驰、宝马、斯特兰蒂斯、本田、现代汽车的有息负债也达到数千亿的规模。

  国内车企则相较更明显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截至2024年末,赛力斯、长安、比亚迪、理想的有息负债占比均小于10%,财务状况良好。此外,奇瑞、上汽集团等也都处于健康水平。

94d311ccd1f8450bb991f17e0863c04f.png

  国内车企资产状况持续改善全行业负债率整体向好

  今年以来,“健康发展”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共同呼吁,也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行业的竞争格局逐步清晰,今年以来,国内车企的资产状况持续改善。

  从数据来看,国内车企整体的资产负债率和国际车企相比处于相似区间。不过,国内车企的负债率更明显的呈现加速下降态势。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福特负债率是84.3%,通用汽车是76.45%,大众集团是68.54%。国内方面,2025年一季度赛力斯负债率为76.83%,吉利控股为68.07%,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也在60%以上。大致在近似区间。

  不过,国内车企负债率的变动趋势,在一季度普遍呈现更明显的下降态势。其中赛力斯环比减少10.55%、比亚迪环比减少3.93%等位居前列。

图片10.png

  比亚迪应付账款及账期优于行业均值

  近年来汽车企业的应付账款及账期同样被市场关注,通常而言,衡量一家企业的应付账款规模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来衡量。若该指标越低,说明该企业相对于其营收规模,未到期支付的供应商货款比例越低。

  从数据可见,截至2024年末,蔚来的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52%,长城汽车方面也达到了39%,而比亚迪则为31%处于行业最低水平之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账款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公司经营能力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向上游供应商付款及时更能带动产业链整体健康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吉利控股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均为127天,明显优于行业均值,而长城汽车则为163天,蔚来是195天,长安则超200天。

图片11.png

  一季度头部车企业绩分化长城汽车利润腰斩

  尽管整体向好,但目前行业竞争依旧激烈,国内头部车企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分化。

  横向对比营收规模较大的四家车企,一季度比亚迪营收同比增长36%,呈现高增长态势;吉利控股、上汽集团则相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而长城汽车方面则遭遇挑战,净利润同比减少46%接近腰斩。

图片12.png

  对此,长城汽车财报披露,业绩变动原因为报告期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有所下降,以及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用更通俗的话说,长城汽车的产品线迭代节奏出现问题,导致了销量和业绩下滑。

  2024年下旬,我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开始超过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长城汽车的受众基本盘正受到影响。2024年全年,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仅为26.09%,今年一季度近一步降至24.36%,明显低于行业均值。

  不过从全局来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4万辆,同比增长27.4%,仍然呈现整体向好的局面。今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汽车消费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升级。

  目前,我国已形成完善的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具备独特的国际竞争优势,已逐步掌握这一细分市场的话语权。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同时也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代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