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的野心,取代丰田,在2030年前登顶全球销量榜首!
2025-5-25
比亚迪和丰田的竞争,是国产与合资的竞争,也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竞争,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历史,就看比亚迪表现了。
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全产业链有绝对优势,从电池、电机、电控到半导体实现全产业链自研自产,核心零部件自产率超90%,显著降低制造成本(较合资品牌低20%-30%)。2024年研发投入541.6亿元,推动DM5.0混动系统、智驾技术(天神之眼系统)等快速落地,覆盖6万至百万元级市场,形成“技术普惠”效应。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2024年比亚迪出口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在泰国、巴西市占率超30%,欧洲市场销量同比增287%。通过泰国、匈牙利等海外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加速全球布局。在东南亚复制“泰国模式”,以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抢占燃油车主导市场,同时以高端品牌“仰望”冲击欧洲豪华车市场。
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起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41%,比亚迪市占率38.7%,全面超越南北大众和丰田燃油车总和。同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国际充电标准修订中,比亚迪技术提案占比超40%,推动欧美车企适配其充电接口,重构技术话语权。
比亚迪车型全场景覆盖,王朝、海洋、腾势、方程豹等多品牌覆盖10万至百万元级市场,商用车领域电动大巴全球市占率领先(美国超50%、日本70%)。布局“光储充车”闭环,2024年储能装机量52.55GWh,超充站绿电占比超60%,推动行业从“电网依赖”转向“能源自给”。
丰田电动化转型滞后与路径依赖,长期依赖燃油车(2024年销量占比55%)和混动技术,纯电车型占比不足1%,且核心技术存在短板(bZ3因电池管理缺陷召回2.5万辆)。丰田章男公开质疑纯电路线,坚持“全方位战略”(混动、氢燃料、燃油并行),导致资源分散,错失新能源市场先机。
丰田在中国市场出现萎靡竞争力下降,2024年丰田在华销量下滑6.9%,凯美瑞、卡罗拉等主力车型被比亚迪秦PLUS DM-i、海豹等新能源竞品挤压,市场份额跌至17%。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依赖日方技术输出,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迟缓。
丰田的全球市场主要还是依赖燃油车,北美市场增长依赖燃油SUV和皮卡,在东南亚、拉美等新能源增量市场,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快速渗透,而丰田仍以燃油车为主,缺乏价格竞争力。
2025-2027年,比亚迪计划量产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并建成4000座超充站,丰田则需在2026年前推出10款纯电车型,双方技术突破速度将决定差距。到了2030年,若比亚迪保持30%增速,全球销量或突破1000万辆,而丰田若无法将新能源占比提升至50%以上,可能失去规模优势。
比亚迪的潜力在于技术迭代速度、成本控制能力、全球化布局与政策红利,而丰田的风险集中于路径依赖、中国市场失速与战略保守。若比亚迪能持续扩大技术代差并巩固新兴市场优势,而丰田未能加速电动化转型,比亚迪有望在2030年前取代丰田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标志汽车产业从“燃油时代”向“新能源生态时代”的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