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的乘用车整车企业一季度经营情况浮出水面,业绩分化显著。
比亚迪以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的绝对优势领跑,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车企受新能源转型慢或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等影响,业绩面临一定压力,广汽集团甚至出现亏损。
虽然新势力车企暂未公布一季度业绩,但是头部新势力车企借助核心卖点相继“突围”。“两三年内不赚钱的新能源车企必被淘汰。”有受访人士直言。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之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终能够在竞争中留下来的车企,必须具备多项能力,没有明显短板。其中,有两项核心能力尤为关键,一是AI技术的深度应用,二是强大的规模化销售能力。”
比亚迪领跑广汽、长城、长安等承压
今年一季度,A股八家整车企业业绩分化显著。
一季度,比亚迪业绩领跑行业,实现营收1703.6亿元,同比增长36.35%;实现归母净利润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
比亚迪称,一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9.8%至100.08万辆,创同期历史新高;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上汽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1408.6亿元,同比下滑1.55%;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11.4%。上汽集团一季度实现整车批发销售94.5万辆,同比增长13.3%,产销回升势头进一步增强。
长城汽车紧随其后,一季度实现营收400.19亿元,同比下滑6.63%;实现归母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下滑45.6%。长城汽车表示,报告期公司处于产品换代升级周期,销量同比有所下降,直营体系建设投入增加。
长安汽车一季度实现营收341.6亿元,同比下滑7.73%;实现净利润13.53亿元,同比增长16.81%。一季度,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同比增长,但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等合资企业销量出现下滑。
近年来,在新能源高端品牌问界销量拉动下,赛力斯业绩出现好转,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但今年一季度,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54552辆,同比下滑42.47%,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45135,同比下滑46.31%。赛力斯汽车旗下的核心品牌为问界。
赛力斯一季度实现营收191.47亿元,同比下滑27.91%;实现归母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长240.6%。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新产品上市过渡期销售回款减少、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
广汽集团、江淮汽车、北汽蓝谷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一季度,广汽集团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下滑7.95%;归母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广汽集团表示,报告期内业绩下滑主要因为汽车销量同比下滑、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促销投入加大等因素。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一季报
从一季度销量看,其合资品牌和自主新能源品牌销量均不佳。一季度,广汽集团销量37.1万辆,同比下滑9.4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24万辆,同比下滑6.46%。其旗下合资品牌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0.73%。
头部新势力借差异化突围
从总体看,新能源转型步伐较快的车企一季度盈利能力较好,如比亚迪、赛力斯;在净利润方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与比亚迪相比,差距较大,广汽集团甚至出现亏损。
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传统车企纷纷拥抱华为。不久前,上汽集团和华为宣布,将联合打造全新品牌“尚界”,成为华为智选车模式下第五“界”;广汽集团宣布成立华望汽车,将在智能化、生态和品牌协同等方面深度融合广汽集团与华为各自优势,打造高端品牌。
截至目前,港股上市新势力车企未披露一季报,但通过2024年报可以看出,头部新势力车企借助核心卖点形成一定规模效益,逐渐走向盈利,相继“突围”。在五家已上市新势力车企中,2024年理想汽车实现盈利,小鹏汽车、零跑汽车、极氪汽车亏损收窄,零跑汽车去年四季度实现盈利;蔚来汽车亏损扩大。
何小鹏之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明显,大概会有三年‘淘汰赛’和最多五年的‘晋级赛’,即七到八年之间就会看到结果。”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在上海车展媒体沟通会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决赛圈。未来竞争将是新势力车企、中国传统车企和海外车企三大阵营对决,大概需要三年时间来明确竞争格局,在这期间,销量表现对于每一家车企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