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9 19:38:41 股吧网页版
刘伟三度接棒:史玉柱有没有接班人
来源:财中社

K图 002558_0

  “游戏是年轻人的事业。”2024年初的卸任感言言犹在耳,57岁的刘伟却再次“打脸”,被迫重新站上巨人网络(002558.SZ)台前。

  10月28日,巨人网络同步抛出2025年三季报与人事变动。

  期内,巨人网络实现营收33.68亿元,同比增长51.84%。亮眼业绩下,44岁的总经理张栋却因“个人原因”辞职,董事刘伟重拾帅印。

  从2024年1月接棒,到2025年10月仓促离场,张栋作为刘伟“花数年挑选的接班人”,仅两年不到便结束任期,巨人网络新老管理层交接的阵痛再现于人前。

  张栋答卷

  2024年1月,巨人网络年会现场,创始人史玉柱的介绍带着明确的期许,“张栋是刘伟亲自挑选的接班人,既懂巨人文化又有外部历练。”

  这份信任源于张栋的光鲜履历,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近20年游戏行业经验,辗转任职于各大游戏巨头。

  2005年,张栋在腾讯(00700.HK)互动娱乐事业部任产品经理;2009年,张栋加入巨人网络,任《征途2》等项目的产品总监;2013年,张栋又进入网易(09999.HK),组建了网易暴雪游戏中国发行和电竞团队,操盘《炉石传说》《暗黑破坏神3》《守望先锋》《魔兽世界》等世界热门游戏的国服运营,此后历任网易上海合作部总经理、上海网之易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等。2022年,张栋甚至还跨界执掌网易云音乐(09899.HK)商业化。

  直到2024年初,时隔11年重回巨人网络,接棒刘伟。

  彼时,巨人网络股价徘徊在10元左右,总市值200亿元上下浮动;较此前2017年的巅峰市值超1500亿元,不足1/7,市场普遍希望这位“大厂系”高管能带来新风。

  任职期间,张栋交出的成绩单,亦没有辜负史玉柱、刘伟以及市场的期待。

  最新财报显示,张栋任期内的2025年三季度,巨人网络营收飙升至17.06亿元,同比增幅达115.63%;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81.19%,创近五年单季度最高增速。

  这一爆发主要得益于张栋力推的AI战略与年轻化产品布局。公司“95后”团队研发的《超自然行动组》于2025年1月正式多端上线后,以“摸金探险+团队协作”的差异化定位跻身iOS畅销榜前列,成为增长新引擎。7月,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8月,带动收入环比激增72%,将公司送上Sensor Tower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第16位。

  除了研发上新外,张栋任职期间,巨人网络的经典IP《征途》也通过多端协同“老树发新芽”。《王者征途》自2024年2月上线小程序平台以来,引入超2500万新增用户,2024年全年贡献流水达6亿元;《原始征途》小程序版在2025年1月开启买量投放后,迅速成为新的流水贡献点。

  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回应,截至10月29日收盘,巨人网络股价升至37.92元,市值达734亿元,较张栋上任时增逾2倍。

  但在财报细节中,张栋的“漏洞”也不是完全不存在。

  2025年半年报显示,巨人网络海外营收仅604.6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低至0.3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主要依赖巨人网络2021年底推出的推理派对手游《太空杀》海外版《Super Sus》。同时,国内营收绝大部分仍依赖《征途》系列与《球球大作战》两款老产品。

  目前,这位2024年年薪337万元、超过史玉柱薪酬119万元的巨人网络前高管,并未在公告中透露后续职业规划,其负责的海外业务线交接细节也未公开。

  巨人网络公告仅是“因个人原因辞职”,但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张栋的战略推进不畅与内部摩擦的缘故。

  巨人网络过去两年一直主打“年轻化”“组织轮值”“AI化转型”,但作为网游领域典型的“老牌”公司,组织本身偏保守。张栋身为在腾讯、网易暴雪体系里跑过大项目的人,习惯高举高打和用户运营。若发现自己力推的新思路、新内容,在巨人内部被“IP惯性”和“稳健文化”频频卡住,“忍受”近两年或已不易。

  吴萌“伏笔

  张栋任期内与巨人网络的“龃龉”可能,实则是巨人网络延续多年的沉疴。三年前,原巨人网络联席CEO吴萌的离职,巨人“痼疾”或已现端倪。

  2022年6月12日,85后吴萌同样以“个人原因”辞职。彼时,吴萌刚担任联席CEO两年,年薪高达464.76万元。出走巨人网络后,吴萌开始创业,创立游戏公司MiAO,备受VC青睐。

  吴萌也曾是被刘伟寄予厚望的巨人网络年轻一代“救星”。2012年,吴萌加入巨人网络;2015年,他带领团队打造出《球球大作战》这一现象级产品,累计用户超6亿,最高日活2900万,使其成为巨人网络继《征途》之后的第二大营收支柱,也因此成为公司首位85后高管。

  2021年巨人网络内部分享会上,吴萌分享了他对游戏行业和公司的思考。“过去17年,公司研发投入近100亿元,但只出了征途和球球两款产品,关键是这两个产品没花公司多少资源,相当于100亿元打水漂了。我们真的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属于伤害性也高,侮辱性也极强。”

  该番言论直指巨人网络产品研发效率低下的核心困境。“自史玉柱退休不做产品后,公司没人会做产品,也没人可以承担起老板带队做产品的职责。”吴萌补充道。

  数据印证了吴萌的判断。2017-2021年,巨人网络研发费用累计达36.62亿元,但营收从2017年的29.07亿元、2018年的37.8亿元跌至2021年的21.24亿元,净利润也从12.9亿元降至9.95亿元,呈现“越投越亏”怪圈。同期,巨人网络研发人员从1661人缩减至998人,五年减少40%,员工总数降幅更是高达64%。

  吴萌离职后,巨人网络新游储备进一步缩水。2023年全年,巨人国内仅预计上线3款新产品《SuperSus(太空行动)》《原始征途》《龙与世界的尽头》。同年,屡遭“担保”危机后,彼时再次担起巨人网络CEO一职的刘伟,建议史玉柱“多玩游戏,少交朋友”,史玉柱“听劝”回归巨人网络,并亲自参与《原始征途》的研发工作。

  老团队依赖《征途》IP吃老本,新团队缺乏话语权而导致游戏新作青黄不接,吴萌的离开、史玉柱的回归让公司所期望的“年轻接班人”迟迟难以兑现。

  这种断层在张栋任期内虽有缓解,但未根本改变。吴萌离职暴露的“决策效率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张栋肉身重新体验了一遍。

  三度救火

  “刘伟接棒是意料之中,她是唯一能镇住场子的人。”

  作为陪伴史玉柱走过33年创业历程的“得力女将”,刘伟第三次出山救火,延续了她“危机解决者”的职业轨迹。

  时间回溯至1992年,刚从南开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社会学双学位的刘伟,以文秘一职加入史玉柱创办的巨人公司。彼时,公司还在深圳的小办公室里打拼。凭借超强执行力,刘伟26岁升任副总裁,在1995年史玉柱发起的电脑、医药、保健品“三大战役”中担任副总指挥,成为史玉柱最信任的核心成员。

  1997年,巨人大厦危机爆发,史玉柱沦为“中国首负”,因生育暂别巨人公司的刘伟却未肯远离,反而在2000年放弃服装生意重返团队,与史玉柱同吃盒饭、租房办公,助力脑白金实现13亿元销售额奇迹。

  史玉柱曾公开评价刘伟称:“她跟了我十几年,没在经济上犯过一回错,我自然非常相信她。”这份信任在多次危机中得到印证。

  2002年,“南周”曝光“脑白金真相”,刘伟带队公关化解信任危机;2007年,她跨界执掌巨人网络,仅用两个月便完成纽交所上市筹备;2014年,刘伟又主导巨人网络美股私有化,并历时三年通过世纪游轮借壳回归A股,创下后续巨人网络逾千亿元市值神话。2023年吴萌出走后,巨人网络市值低谷期,刘伟仍推动《球球大作战》日活回升至千万级,稳住现金流基本盘。

  2024年主动让贤时,刘伟曾强调“要把游戏交给年轻人”,这种传承意愿与她培养人才的一贯风格一致。张栋的引进、“95后”研发团队的放权,都出自她的布局。

  但此次临危受命,凸显出巨人网络对“稳”的迫切需求。接近巨人网络的人士透露,刘伟此番回归将继续推动组织年轻化与内部轮值机制,让研发一线的年轻骨干参与决策。

  “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布局,巨人网络作为一家有深厚研发基因的公司,研运一体是其优势。让更了解业务的年轻人参与重大业务决策,有助于强化这优势。史玉柱、刘伟将参与带队,为年轻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该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63岁的董事长史玉柱虽已淡出日常管理,但仍持有巨人网络37.49%股份,是实际控制人。此次人事调整或有他的推动,而刘伟的回归可能带来更多资源倾斜。

  10月20日,史玉柱为旗下“征途IP”发表二十周年寄语。对《征途》过去两年多的表现,史玉柱给出评分:“我觉得能打个80分,60分及格,80分算优秀,但我还给他扣掉20分,我觉得未来他们的提升空间还是挺大的。”史玉柱还强调和研发团队多次探讨,对年轻玩家要予以高度重视。

  一边是要“高度重视”,一边又只能由33年的“黄金搭档”刘伟三度出山,巨人网络的交接班,史玉柱可能真的要考虑下吴萌、张栋们去职的“个人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了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