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分红的本质只是兑现股本一小部分的现金流给你,本身并没有任何财富价值,那些钱就是你自己的钱,分红后持仓资产依然是100%,甚至有扣税风险。
关于税收,持有股票一个月以下,扣除20%;持有股票一个月以上,扣除10%;持有股票一年以上,免税。不过这只针对分红,分红本身占据股价的百分比本来就很低,在这个百分比上再乘以税收,最后占总股价的百分比很低。
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假如股息率是2%,分红的税是20%,那么分红后,别人无税分红的持仓资产是100%,你的持仓资产是99.6%,分红后资产减少0.4%。(具体怎么算可以去问AI)
股价长红的公司,分红才有意义。比如买入五年,卖出时不但股价翻多少倍,还拿走分红。格力电器、银行股是典型代表。
但其实,按照分红的本质,你这五年中已经拿走的分红,本来也是股价翻多少倍的其中的一部分,只不过每年提前预支给你罢了。也就是说,如果这五年都没分过红,股价会翻更多倍,只不过因为分红后股价被除权,所以看起来股价没有翻那么多。
因此,最终决定你资产增值的,还是股价本身,和公司的业绩息息相关(炒作除外)。股价一路下跌的公司,当你卖出时,分红才拿到多少,计算股价都亏死了,财富净增长是负数。所以,我们必须警惕那些看起来分红很高的公司,有可能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那么分红到底有什么好处?
一、兑现稳定的现金流,缓解部分股东的资金压力;
二、对上市公司起到稳定兑现的业绩压力的监督作用;
三、除权后股价降低,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入场;
四、吸引长期投资者买入并持有,稳定股价。
很多人还是没看懂,我感觉我写得已经很明白了。
简单点说,分红本身只是股票价值的一种拆分转移,分红本身对你的净资产是没有任何改变的(扣税除外)。
对于业绩好的公司,分红是提前分期支取股价的回报,本质上还是在赚股价的差价。对于业绩差的公司,由于股价持续下跌,所谓的分红,实际上是在分你已经投资进去的股本,相当于部分返还。你是持续亏钱的,不但没有利润,总股本还在缩水。因此,我们在讨论吃股息这件事时,必须以公司基本面良好、未来股价持续上涨为前提。
分红太高的公司,为何要警惕,这是因为首先是利用很多人不懂分红本质,吸引他们来买股票。分红太多,降低公司的可利用资金,不利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容易造成股东利益受损(表现为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由于公司的创始人、高管等持有公司大量的股票,超高的分红就变成掏空公司的利润甚至本金的一种手段,受损的无疑是广大散户。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提醒一些人,不要以为分红一定是赚钱的。甚至觉得分红前夕买入,拿到分红很赚。实际上分红前夕买入,不但没赚到钱,还亏了一点点税。
要明白这些,必须先搞懂分红到底是什么,然后很多问题就能想明白了。比如为什么除权前股票交易低迷,为什么筹码分布上的持仓成本不准确,为什么有的人晒出的持仓成本高那么多。
总之,关于分红,就是这样的一回事。
有人还是没搞懂分红本身为什么对财富没有影响,因为他们还是不知道分红的钱本来就是自己的钱。下面用具体案例说明。
有一只股票,买入时股价为20元,持有一年后,股价在分红当天是30元。分红为每股5元,股价除权为25元。
可以看出,如果未发生分红,在当天直接卖出,则是每股净赚10元。而发生分红后,变为股价差价5元,加上现金分红5元,一样还是每股赚10元。所以分红并未改变你财富的多少,你财富过去增长本身就是股价的增长,而分红给你的钱,本来就是你自己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看到拿到分红后,自己的总资产也的确在增加,一直误以为分红就表示公司给自己发钱,有分红就是赚到,不会亏钱。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不过,如果考虑到佣金和税费,以及人工操作的时间、精力成本,那么持有一年,免税享受分红还是更划算一些的。
如果在分红前夕买入呢?股价原本为30元,分红5元,除权为25元后,手上的资产就变为25元的股价以及5元的现金分红。实际上资产还是30元,并没有发生改变。别人持有一年所享受的股价差价,与你无关,你并没有讨到便宜。然而,考虑到持有不足一个月要扣除20%的税费,这样资产就不足30元了。但也不会损失多少,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不考虑税费的情况下,总资产不变,但是持仓成本仍然为30元,这就是持仓成本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