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大降24%!鸿路钢构交出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
鸿路钢构(002541.SZ)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4.29%,这份成绩单在周末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59.17亿元,同比微增0.19%,看似稳中有进,但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至4.9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0.78%,说明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并未恶化,反而略有改善。
进一步拆解数据可以发现,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其实有所成效——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24个百分点,反映出生产效率或产品结构优化的积极信号。然而,这一利好被全面上升的期间费用所抵消。财报显示,销售、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均出现同比增长,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成为净利下滑的核心原因。单看第三季度,营收53.67亿元,同比下降3.50%;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8.51%,趋势仍未明显扭转。
筹码集中背后的信号:是危机还是转机?
面对利润下滑,市场反应似乎并不完全悲观。从资金面来看,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正在发生:截至三季度末,鸿路钢构股东户数较上半年显著减少,户均持股市值大幅提升。这种“股东减员、持仓集中”的走势,通常意味着散户逐步离场,而机构或长期资金正在吸纳筹码。这或许暗示着部分专业投资者对公司中长期价值仍具信心。
技术面上也透露出一定积极信号。当前股价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上轨之间,短期虽呈震荡格局,但多方力量仍占优。主力资金近五日净流入虽为负值,但今日单日已转为净流入267万元,显示出短线资金开始试探性介入。行业层面,水泥建材板块整体获资金小幅回流,也为个股提供一定支撑。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看到净利润下滑24%的第一反应是警惕,但细看之后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我更愿意把这次利润下滑理解为一次“阶段性承压”而非基本面逆转。毕竟毛利率在升、扣非净利在涨,说明主业没掉链子。问题出在费用管控上,而这往往是短期经营节奏的问题,而非结构性缺陷。
作为一个关注装配式建筑赛道的人,我认为鸿路钢构的基本盘依然扎实。它身处“绿色建筑”和“中特估”双概念覆盖之下,长期受益于工业化建造趋势。眼下利润被费用拖累,但如果接下来能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支出,业绩存在修复空间。
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目前股价虽处震荡上行通道,但量能偏弱,市场关注度一般。我建议投资者多观察接下来一个季度的费用变化和订单增速,那才是判断拐点是否到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