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铝业10月24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12.56亿元,同比增长24.3%,但营业收入69.94亿元同比下降0.25%。前三季度整体表现稳健,营业收入223.21亿元同比增长7.34%,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8.31%。这份成绩单在当前的铝行业背景下值得深入观察。
从单季度数据看,营收微降而利润显著增长,这种反差指向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根据公司披露的产业链布局,其新疆生产基地受益于当地低价煤炭资源,自备电站可满足80%-90%的用电需求;广西氧化铝项目依托当地铝土矿资源;预焙阳极产能则得益于新疆较低的天然气价格。这种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展现出明显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高纯铝板块采用偏析法生产技术,能耗降低95%以上,成本下降4000-5000元/吨,目前6万吨产能已全面投产,计划扩产至10万吨。这种技术优势在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根据行业分析数据,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领域用铝需求将达368万吨,光伏和风电领域用铝725万吨,较2020年新增367万吨。
资金面的动向也值得关注。10月23日出现2.68亿元大宗交易,机构专用席位以12.75元/股的价格买入2100万股,较当日收盘价折价约1.5%。同时,多家基金三季度报告显示,天山铝业出现在泓德慧享混合、中银证券内需增长混合等产品的十大重仓股之列。股东户数较上期下降23.85%至3.78万户,户均持股金额增至126.59万元,显示筹码集中度提升。
在铝行业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下,具有完整产业链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更可能保持稳定盈利。天山铝业在上游电力自供、原材料保障方面的布局,为其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缓冲空间。而公司正在推进的动力电池铝箔项目,以及高纯铝产能扩张计划,都是针对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的前瞻性布局。
从市场表现看,10月24日公司股价收于13.40元,单日上涨3.55%,盘中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动态市盈率14倍,在有色金属行业中处于合理区间。结合公司持续的高分红承诺和产业链优势,机构资金的持续关注似乎有其内在逻辑。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