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9
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一、概述
在“碳中和”与“气候中和”目标驱动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核心代表,其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得益于持续的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光伏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已形成全球领先的产能与产量优势,2024 年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稳居全球首位,制造端产能占比超 90%,成为“新三样”出口标杆产业。
然而,受土地资源约束、区域市场饱和及并网消纳瓶颈影响,全球光伏装机增速显著放缓,叠加制造端供需失衡,主产业链及辅材价格经历大幅调整。2024年,国家主管部门通过政策规范与行业自律公约双重引导,推动光伏竞争格局回归理性:一方面,新能源发电全面市场化政策与产能标准体系的落地,加速低效产能出清;另一方面,行业自律机制有效遏制非理性竞争,带动供应链价格企稳回升。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政策规范与市场调节协同作用下,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2024 年度,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深度调整,公司坚持“绩效与科技双举、降本与增盈双抓”战略,组件业务深耕国内市场,调整接单策略,全年实现国内央国企大型招投标项目中标规模稳居行业第四,电池产能及组件产能开工率居行业前列,组件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行业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八;系统集成业务持续突破,EPC 项目并网及检测等配套服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及利润贡献占比持续提升。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3,978.68 万元,同比增长 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9.40 万元,同比下降 56.70%,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研发支出同比大幅提升。
(一)战略转型成效显著,全球化布局与运营效率双提升,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八
公司深化战略转型升级,前瞻性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大尺寸组件及电池片先进产能全面释放,截至目前公司已形成 30GW 的高效大尺寸组件产能及 16GW
TOPCon 电池产能,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全新先进产能的光伏企业。公司全球营销战略部署清晰,针对国内海外不同市场特性,制定销售策略。针对国内市场,重点跟进央国企大型项目招投标,“五大六小两建三油”招标巩固及突破,2024 年度公司央国企中标规模位居行业第四;分布式业务全面展开,搭建完成渠道业务体系,户用业务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海外市场重点推进新兴市场开拓,加速建设海外销售布局,新增迪拜、印尼等海外子公司,在欧洲、拉美、中东等地区的销售及职能体系进一步完善,海外市场出货同比大幅增长,BNEF Tier 1排名持续在榜,PV Tech Bankability(组件可融资性)评级进一步提升。公司全年实现出货量全行业第八名,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公司坚定贯彻“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报告期内先后上线运营 SAP-SD 模块及Sales Force 销售管理系统,打破内部系统壁垒,精细化销售行为及过程管理。
虽然公司出货量大幅增长,但受光伏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跌等原因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公司通过强链补链,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经营效益,自产电池及组件非硅成本、存货周转天数及现金周转效率行业领先,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基本面全面改善,各项财务指标持续向好。
(二)电池及组件业务成本控制及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1、 组件事业部优化成效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完善对标体系、实施策略性备货等措施,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生产工艺方面累计完成 23 项降本技改项目,材料成本显著降低。通过推行“八提四降”精益管理体系,设备自动化率持续提升,人力成本优化明显,常规线体产能提升 5%,标杆线体产能提升 20%。合肥组件基地通过 AA 认证
和 ISO 体系认证,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机制。组件 A 品率提升至 99.83%。引入
光衰箱、四点弯曲测试仪等先进检测设备,进一步提升质量管控水平,确保产品可靠性。同时,通过调整能源结构,绿电占比稳步提高,用电成本持续下降。库存周转效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现金流保持稳健。
2、电池事业部工艺突破
芜湖电池基地保持满产运行,通过实施 LP 工序双插改造等多项技术改造,单线产出提升 18%,年产能达 16.3GW,超出原计划 36%。产品质量持续改善,A
级良率达到99%,提升3.6个百分点。通过工艺优化,电池入库效率提升至25.5%,浆料单耗降幅达 32%。通过自动化改造等措施,年度非硅成本降低 4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