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的新能源大棋局
看到大金重工昨晚的公告了吗?他们要砸钱在河北唐山建三个风电项目,合计95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总投资接近44亿。这事儿看起来挺猛,但咱们得掰开揉碎了看——新能源是风口,但风口上的猪也可能摔下来。
首先,大金重工这次的投资算是“加码”新能源赛道。他们本来就做风电塔筒、海工装备,现在直接下场运营风电场,相当于从卖铲子的变成了挖金矿的。但问题是,风电运营和装备制造是两码事——前者更依赖政策、电价、并网条件,后者更看制造能力和订单。大金重工这一步跨得不算小,但也不算突然,毕竟“双碳”战略下,不少传统能源企业都在转型。
历史可比案例:悦达投资的“风电实验”
这让我想起悦达投资——他们从2022年开始转型新能源,尤其是风电。根据公开数据,他们的风电项目并网后,2025年三季报显示扣非净利润直接涨了195%,营收也涨了20%多。但股价呢?短期反而跌了,公告当天跌了4.6%,市场似乎有点“利好出尽”的意思。不过,拉长时间看,随着业绩释放,股价又慢慢爬回来了。
大金重工这次的投资和悦达有点像:都是传统企业切入风电运营,短期市场可能反应冷淡(毕竟建设周期长,资金压力大),但长期如果能兑现收益,或许会带来估值修复。不过,悦达的案例也提醒我们: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电价政策、消纳能力、地方保护主义都可能影响最终收益。
风险与机会并存
大金重工这次的项目分“保障性”和“市场化”两部分——前者电价稳定,后者得自己找买家。从公告看,保障性项目的内部收益率(税前)能到17%,市场化项目只有13%,丰南项目更低一些。这说明什么?政策支持的“保障性”项目更香,但市场化部分考验公司的运营能力。
另一个风险是资金。8.76亿资本金看起来不多,但剩下30多亿要靠贷款。风电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利息成本会吃掉一部分利润。如果未来贷款利率上行,或者项目延期,都可能影响回报率。
总结:让子弹飞一会儿
新能源是长赛道,但跑得快的未必是赢家。大金重工这次布局有战略意义,但短期对业绩的拉动可能有限。参考悦达投资的例子,市场可能先观望,等并网数据、发电小时数等关键指标出来后再重新定价。
如果你问我能不能追?我的建议是:别急。风电运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等项目真正发电了,再看电价、成本、消纳情况。投资嘛,有时候慢就是快。当然,风险自担,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