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在当前时刻(2025年5月7日)的炒作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业绩增长预期**:
- **海外业务量价齐升**:大金重工通过DAP模式实现从单一制造商向“制造+运输”综合服务商转型,2025年Q1已完成Nordseecluster A、丹麦Thor等4万吨单桩到港交付,同比增幅超300%。丹麦Thor项目36根单桩采用DAP模式交付,带动单吨净利提升约800元;Nordseecluster A项目单桩重量突破2600吨,单价较传统产品高30%。2025年待交付项目包括Dogger Bank B、INCHCAPE等超20万吨订单,确收量预计16万吨,潜在新增订单充足,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 **国内业务复苏**:2025年国内海风呈现明显景气复苏,公司优势区域的广东市场海风建设强度有望同比明显增强,预计公司国内海风出货量将明显提升。同时,公司在建的唐山250MW渔光互补电站将于今年并网,有望进一步贡献增量发电收益。
- **行业发展机遇**:
- **欧洲海风市场增长**: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迅速,根据西门子歌美飒的预计,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从目前的20GW增至60GW,并在2050年达到300GW。2025-2030年欧洲海风装机量CAGR预期为28.31%,欧洲市场对风电基础结构产品的需求旺盛。而大金重工在欧洲市场已进入第一梯队,2023年欧洲市占率达18%,充分受益于欧洲海风市场的增长。
- **主机大型化推动**:主机大型化(14MW+机型占比超60%)推动单桩直径突破10米的技术临界点,这与中国钢铁产业高端化转型形成共振。大金重工采用EH36/EH40高强钢,既满足欧洲标准,又消化国内过剩钢铁产能,符合“新质生产力”政策导向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在行业发展中具有技术优势。
- **公司竞争优势**:
- **产能布局完善**:公司形成“蓬莱+唐山+盘锦”三大出口基地规划产能150万吨,蓬莱基地单桩制造直径突破10米、重量超2500吨,技术参数达到欧洲最高标准。同时,公司计划组建10-20艘特种运输船,构建“制造-运输-安装”全链条服务能力,是亚太区唯一具备欧洲GW级项目批量交付能力的供应商,在欧盟碳关税壁垒背景下具有稀缺性优势。
- **成本优势明显**:中国制造的单桩综合成本较欧洲低40%,但欧洲招标价格仍比国内高50%。这种价差吸引欧洲开发商将订单向中国转移,2025年欧洲单桩需求约80万吨,中国供应商份额有望从2023年15%提升至2025年35%,大金重工作为技术达标且产能充足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订单的转移。
- **市场环境因素**:有观点认为中国同欧洲已经取消了对等关税,中欧贸易环境改善,可能会促进大金重工的海外业务发展,这也为其股价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以上内容均由公开网络信息整理而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