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食品刚刚披露的三季度业绩数据令人意外。这家曾经的豌豆蛋白龙头企业在第三季度出现明显亏损,单季净利润为-1991.88万元,同比下降319.92%。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三季度计提了6898.84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这一数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比例高达72.91%。
从财报数据看,双塔食品第三季度营收4.69亿元,同比下降33.66%,这种下滑幅度在食品饮料行业中较为罕见。对比上半年尚能维持盈利的表现,第三季度的业绩变脸显得尤为突然。公司解释称,资产减值损失较期初增加40.42%,主要系淀粉库存增加,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金额增加所致。
深入分析发现,双塔食品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内部经营。2025年9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对中国产豌豆蛋白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是继美国、加拿大之后,又一个重要市场对中国豌豆蛋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口至欧盟的涉案产品销售额已占公司总营收的6.48%,这一比例较2024年的3.92%有明显提升。
国际贸易环境的持续恶化对双塔食品造成了实质性影响。根据公告,公司国外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46.11%,这意味着近半收入暴露在不确定的贸易政策风险之下。公司曾在2024年7月被美国商务部裁定征收高达269.77%的反倾销税和15.15%的反补贴税,此前对美出口额一度占到公司总收入的近10%。
面对困境,双塔食品正在积极调整战略。财报显示,公司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3%,营收占比提升至53.89%,内销市场成为重要的业绩稳定器。同时,公司在建工程余额较期初增加102.82%,主要原因是泰国工厂新建投入尚未转固定资产。公司透露泰国工厂预计年底前正式投产,这被视为规避贸易壁垒的关键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三季度完成了大规模股份回购,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数量为3628.4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94%,支付总金额超过2亿元。同时,公司新聘任具有金融背景的杨晨暄女士担任副总经理,这些动作可能预示着公司在资本运作和战略调整上的新思路。
从存货较期初增加51.66%的数据看,公司原材料储备较为充足,但同时也带来了资金占用和减值风险。预付账款较期初减少59.86%,其他应收款较期初减少54.18%,显示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上有所加强。
在全球植物蛋白市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双塔食品作为全球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企业,其技术优势和产能规模依然存在。但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平衡国内外市场布局,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泰国工厂的投产进度和效益,以及公司在新兴市场的开拓成效,都需要持续观察。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