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立讯精密在机构调研里放了个信号弹,说未来两三年,AI相关业务里电源模块的出货量增速会是最快的。这话听着平平无奇,但你要是知道他们家在AI硬件里的布局,就知道这其实是个挺关键的风向标。
我一直在看这家公司的动向,它不光是苹果链上的老熟人,这几年早就在往通信、汽车、数据中心这些高门槛领域扎。现在AI火得不行,算力需求往上冲,服务器、交换机、液冷系统全都在升级,背后的支撑是什么?就是光电连接、散热和电源管理这几大块。立讯自己也说了,这几条线都会快速发展,但电源模块虽然单价不高,胜在量大,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出货量增速最快,意味着这块业务正在快速起量,可能是从导入期进入放量爬坡的关键阶段。
而且你看今天盘面,立讯精密涨了3.4%,成交额超84亿,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在电子板块前列。这不是偶然。前两天还在传阿里要发AI眼镜,消费电子ETF跟着往上窜,立讯作为中证消费电子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自然被资金盯得紧。更别说他们在人形机器人这块也放出消息,今年预计出货三千台,全产业链能力已经搭起来了。汽车连接器那边也不含糊,目标是2027年做到国内第一。这些都不是空话,是实打实的产能和客户对接。
有意思的是,他们最近还跟昆山当地合办了个19.8亿的企业管理合伙平台,大概率是在为新的产线或园区做准备。这种动作,往往是配合大客户做前置投入,背后有订单支撑才敢这么干。再加上融资余额持续高位,机构调研热度不减,说明市场对它的长期逻辑是认的——不是单纯炒概念,而是看到它在AI硬件基础设施里的渗透能力。
所以说,电源模块出货增速最快这个点,表面上看是个细分预测,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公司在AI产业链中的卡位越来越深。从连接到散热,从光模块到电源,再到汽车和机器人,它的能力图谱越铺越开。现在缺的不是故事,而是时间,等这些业务陆续兑现,量级起来之后,可能就不是简单的情绪驱动了。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