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刚出来,立讯精密一份股权激励名单直接挂了公告。2025年股票期权预留授予落地,442名骨干拿下了4428.5万份期权,行权价25.15元,授予日是11月21号。你瞅瞅这个时间点,挺有意思——当天股价跌了5%,最低打到52.8块,离行权价两倍还多。表面看是个常规动作,但往深了咂摸,味儿就不一样了。
先看人。高管层面,董事兼副总郝杰拿了118.5万份,钱继文100万份,财务总监吴天送10万份,加起来不到3%。剩下94.84%的蛋糕,给了439名中层和核心技术骨干。这结构很清晰:不是给老板们发红包,而是真刀真枪绑核心团队。名单里什么李斌、张军、王涛,一水的“核心经营层”和“核心骨干”,没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这批人撑着产线、研发和交付。这种分配方式,说明公司现在要稳队伍、压成本、提效率,尤其是在全球制造布局的关键节点上,人心不能散。
再看时机。11月21号这天,北向资金还在买,深股通成交前三里立讯精密排第三,跟宁德时代并列。可市场情绪偏弱,电子板块连续几天资金净流出,融资余额也波动。偏偏这时候把期权落袋,像是在给团队吃定心丸:别管外面风浪多大,干得好,未来有你一份。而且从调研热度也能看出来,近一个月机构踩破门槛,外资也在持续关注,显然不是冷门角色。
更值得琢磨的是背后的业务逻辑。最近互动平台上,公司反复强调几个点:CPO技术领先、224G高速线缆量产、800G光模块面向中小客户交付、汽车产品矩阵丰富。这些都是在讲同一个故事——摆脱单一消费电子依赖,往通信、汽车、AI硬件这些新赛道扎。特别是光模块和汽车连接器,现在正是风口。你再结合它收购德国莱尼、切入智能座舱定点的消息,明显是在做长线布局。
所以这次激励,更像是一个信号弹。不是为了应付季度报表,而是为未来三到五年的攻坚铺路。把核心技术骨干锁住,用远期收益对冲短期波动,这步棋走得冷静。现在股价虽然回调,但市盈率25倍左右,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的复合体里,并不算贵。关键就看这些被激励的人,能不能把技术转化成订单,把产能变成利润。这条路走通了,那这4428.5万份期权,才真正值钱。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