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讯精密第三期行权条件达成,激励计划持续推进
立讯精密(002475)于2025年10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正式宣布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的第三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成就。根据公告内容,本次共有272名激励对象符合行权条件,合计可行使股票期权1,829,656份,行权价格为35.13元/股,采用自主行权模式。与此同时,公司还决定注销部分因离职或考核不达标而不再符合条件的股票期权,共计685,524份,涉及激励对象65人,其中30人因离职被注销全部期权,35人因2023年度绩效考核未达标被注销当期部分期权。
该激励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历经多次调整与行权安排。预留授予部分最早于2022年9月完成授权,向365名激励对象授予1,310.10万份期权。此后,随着人员变动和业绩考核结果出炉,公司陆续对激励名单及数量进行动态调整。此次是预留授予部分的第三次行权,标志着激励机制正按既定节奏稳步推进。
行权背后的管理逻辑:留人、激励、绑定核心团队
从整个激励计划的执行过程来看,立讯精密在股权激励的设计与落地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一方面,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推进各阶段流程,包括董事会审议、独立董事意见、法律意见书出具等环节均完整披露;另一方面,通过“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将员工留存与绩效表现直接挂钩,体现出市场化、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行权主体为“预留授予”对象,通常这类激励名额用于后续引入的关键人才或中层骨干。如今已有272人进入第三期行权阶段,说明这批人员已在公司稳定服务近三年,侧面反映出立讯在高端制造领域对核心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保留能力。
我看立讯的激励策略与当前处境
说实话,看到这份公告时我并不意外。作为消费电子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立讯精密近年来面临外部需求波动和毛利率压力,但其内部治理结构一直较为稳健。这次行权条件如期达成,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公司2023年的整体业绩和组织目标达到了预设考核标准;二是管理层仍在坚持用长期激励工具稳定核心队伍。
不过也要看到,当前股价为65.04元,远高于35.13元的行权价,理论上具备行权动力。但近期主力资金净流出明显,行业整体也处于调整状态。这提示我们,尽管激励机制健康,但市场更关注的是未来增长能否持续。尤其是公司在资本开支较大的背景下,经营现金流尚难完全覆盖支出,这对长期回报构成一定压力。
总的来说,这次行权是一次常规但重要的公司治理动作。它不 flashy,却真实反映了企业在穿越周期过程中,如何通过制度设计稳住军心。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紧盯短期股价波动,不如多看看这类“无声胜有声”的基本面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