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拉升,三大指数均收涨,两市成交额2.12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2023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22%,深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55%。
板块方面,贵金属、芯片产业链、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旅游、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中信建投证券:轻指数而重个股
周一上证指数盘中一度下探30日均线后反弹,但仍受制于10日和20日均线,从日内分时图看,大票表现强于小票。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目前市场仍处高位,没有明显冲顶和回落趋势,前期热门赛道间轮动加剧,指数整体处于横盘整理阶段,参考历史回踩的最终点位可能就在60日均线。在此期间大概率依然会延续轮动+前期高标杀跌的特点。建议短期仍以横盘心态应对市场,重视赛道行业轮动,轻指数而重个股。
02
立讯精密领涨消费电子
周一消费电子板块表现活跃,长盈精密20CM涨停,立讯精密、国光电器、盈趣科技、和而泰等多股涨停。

消费电子龙头股立讯精密周一收盘一字板涨停,封单超44万手,拉长时间范围看,今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已经超50%。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股最新股东户数为39.96万户。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分析人士认为,消费电子板块迎来了双轮驱动。一是,“OpenAI已与苹果公司的设备组装商立讯精密合作,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设备”的传闻流传于市;二是苹果的iPhone 17热销,“苹果已要求立讯精密和富士康将标准版iPhone 17的日产量提高约 40%”的传闻亦刷屏。
消费电子近期驱动不断。Meta在美国举办年度开发者大会Meta Connect,正式推出与Ray-Ban联名的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并同步发布通过肌电信号操控的神经腕带Neural Band。
此外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晚7点发布。小米17是小米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小米17Pro是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小米17ProMax是小米史上最强科技影像旗舰,搭载全新小米澎湃OS3。
03
机构:看好消费电子产业链机会
华泰证券认为,硬件是OpenAI“核心AI订阅+开源端侧生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大部分硬件的量产仍需依赖中国供应商全球布局的生产资源。看好未来2年中国硬件生产商在AI基础设施、机器人、AI端侧新品带动下景气度向上。
天风证券认为,OpenAI或将开发一系列端侧AI新设备并于2026年底—2027年发布,重点看好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机会。Open-AI正在开发的硬件设备包括一款“无显示屏的智能音箱”,另外公司也考虑过开发眼镜、录音笔和“可佩戴别针”。首批设备发布的目标节点为2026年末或2027年初。
银河证券预计iphone17系列销售将好于此前预期。2025年—2027年被认为是苹果进入新一轮三年创新周期,2025年起步温和,有关于端侧AI、折叠屏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更可能在2026—2027年落地。相关产业链公司目前估值较低,建议提前布局,等待新一代产品销量超预期以及后续苹果自身或其他安卓客户在AI、折叠屏等方面的催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数据显示AI/AR眼镜、智能耳机/腕表、智能影像设备等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渗透率提升和产品创新仍有较大空间。
04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周一国产芯片概念也再度强势,存储芯片龙头德明利2连板,股价创历史新高,海光信息涨近11%,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涨超6%,最新市值达1.03万亿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近200亿元,居A股第一。

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收入同比增长8%至153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490亿美元,同比接近持平。
华泰证券表示展望2026年:1)海外方面,AI相关先进逻辑和存储仍然是资本支出的主要驱动力。据Factset一致预期,台积电/三星/海力士2026E资本开支增速预测达到8%/6%/9%。英特尔和三星或成为关键变量,建议关注英特尔在获得芯片法案资金支持后,其14A节点能否加速投资,以及三星获得特斯拉AI芯片订单后,能否获得更多客户信任;2)中芯国际、华虹近期募集资金,长鑫启动上市辅导,我们看好2026年中国先进逻辑和存储投资持续,看好设备国产进展,2026E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在中国市场规模中占比(国产化率)或同比+6pct至29%。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