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基软件股价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11月19日至20日,公司股价再度涨停,最新报11.32元,单日涨幅10.01%,已实现四连板,总市值逼近70.5亿元。与此同时,成交量放大至5609万股,成交额达6.26亿元,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近五日累计超5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席位净买入超7200万元,营业部合计净买入逾8500万元,显示出较强的资本介入迹象。
异动背后:概念叠加与资金推动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次股价异动并非由突发经营利好或重大资产重组驱动。公司多次发布公告澄清,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同时明确提示:当前股价波动已与基本面不匹配,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但市场的热情显然未因此降温。梳理发现,榕基软件正处在多个热门题材的交汇点上——它被冠以“台海第一股”之称,依托福建区位优势,深度参与两岸融合、平潭封关、海南自贸港三大国家战略;在AI与信创领域,其“隆中AI政务大模型”已在海南落地,并与华为合作开发垂直领域大模型;此外,公司还持有军工信息安全相关资质,服务火箭军等单位,涉足核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被视为“军工信创国家队”之一。
更关键的是,它是目前A股中唯一集齐“AI+信创+海峡两岸+数据要素+军工安全”五大热点于一体的企业,形成了所谓的“四轮驱动”效应。这种稀缺性在主题投资盛行的当下,极易成为短线资金抱团的对象。
我怎么看?
说实话,看到这个走势我并不意外,但也不轻松。作为一个长期跟踪科技主线的观察者,我清楚这类“题材共振+情绪催化”的行情往往来得猛、去得快。榕基软件的技术积累和政策卡位确实有亮点,比如台陆通APP服务30多万台胞、承建省级信创平台、获得福建官方认证的人工智能领雁企业称号,这些都不是空壳炒作。
可问题在于,业绩跟不上预期。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仅微增0.96%,归母净利润亏损超3200万元,同比下滑超六成。主营业务仍以系统集成为主(占比65.78%),盈利模式偏传统,转型成效尚未体现。
所以在我看来,这波上涨更多是资金对政策预期的地缘博弈,而非对企业价值的重估。当资本市场把一家亏损公司捧为“跨年龙候选”时,我们必须警惕泡沫的风险。尤其是监管已开始关注类似合富中国等高标股的异常波动,榕基若继续强势拉升,不排除迎来停牌核查。
我不是说它没机会,恰恰相反,如果未来两岸融合加速、海南封关落地、AI政务大规模推广,它的战略价值可能真正释放。但现在的问题是,股价是否提前透支了太多想象?
我的建议很直接:短期情绪主导下,别轻易追高;长期投资者不妨多看少动,等一等基本面的拐点信号。毕竟,再热的概念,最终也要回归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