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基软件股价连续两日大涨,累计涨幅偏离值超20%,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根据公司最新公告,其股票在2025年11月19日和11月20日两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突破监管红线,构成异常波动。这一异动背后,并无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也明确表示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控股股东亦未在期间买卖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公司发布风险提示称股价波动可能与基本面不匹配,但市场热情并未因此降温。数据显示,11月20日当天,榕基软件以涨停报收,涨幅达10.01%,最新股价定格在11.32元,全天成交额高达6.26亿元,成交量达5609.44万股,显示出强劲的资金介入迹象。而从盘面看,该股早盘即封死涨停板,且全天未打开,反映出买方力量的坚决。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逻辑清晰
我之所以认为这次上涨并非纯粹的情绪炒作,是因为榕基软件的基本面支撑正在逐步显现。这家公司长期深耕电子政务领域,近年来持续推动国资SaaS平台建设,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卡位优势明显。更关键的是,它与华为联合开发的政务AI云平台已完成对昇思(MindSpore)AI框架的兼容认证——这意味着其技术路线已融入国产AI生态核心圈,具备了规模化落地的能力。
此外,公司数据要素平台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直接切入国家力推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赛道。叠加福建省近期出台算力服务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下游客户的采购门槛,变相刺激需求释放。这些都不是短期概念包装,而是实打实的产业趋势共振。
市场选择的结果,而非资金强拉
在我看来,榕基软件的走强,其实是当前市场风格切换的一个缩影。当硬件端、大模型端的估值高企之后,资金开始向AI应用端迁移,而“AI+政务”本身就具备场景明确、落地性强、客户付费稳定等特点。在这个细分领域里,榕基软件又是少有的已有成熟产品和订单的企业,自然成为资金锚定点。
再加上其同时覆盖“智慧政务”“数据要素”“信创”等多个高热度标签,情绪溢价也在所难免。部分投资者将其视为潜在“妖股”,虽有博弈成分,但也说明市场对其辨识度的认可。
当然,我也认同公告中的提醒: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可能存在与基本面脱节的风险。毕竟当前估值提升更多反映的是预期,后续仍需观察订单兑现和盈利能力是否同步改善。
总的来说,这波行情是政策红利、技术进展与市场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不认为这只是昙花一现的概念炒作,但也不建议盲目追高。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不妨多关注其在AI政务场景的实际落地进度,这才是决定未来能否持续成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