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袋产品达标!天齐锂业张家港项目迈出关键一步
天齐锂业在2025年10月17日宣布,其位于江苏张家港的年产3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成功生产出首袋产品,并通过公司内部实验室检测,确认所有参数达到电池级标准。这一进展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为后续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和商业化运营打下基础。
该项目位于苏州市张家港保税区,总投资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资金由公司自筹。目前仍处于调试优化阶段,尚未实现满负荷运行。接下来,天齐锂业还需完成第三方检测、客户认证以及产能爬坡等流程,才能逐步释放全部设计产能。公告也明确指出,此次阶段性成果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具备碳酸锂柔性切换能力,意味着未来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这对于当前锂价仍处震荡周期的背景下,无疑是一项重要战略优势。
从亏损到盈利,天齐锂业正在走出低谷
看到这条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家公司终于开始兑现产能扩张的承诺了。回顾过去两年的财报数据,天齐锂业确实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滑67.75%,归母净利润亏损高达79.05亿元。但进入2025年后,情况明显好转:一季度净利润扭亏为盈,二季度虽营收继续下滑,但降幅收窄,且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这说明企业的基本面正在修复。而张家港项目的推进,正是其摆脱资源依赖、向下游高附加值锂盐加工延伸的关键落子。我始终认为,在全球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拥有稳定产能和技术控制力的企业,才更有可能穿越周期。
不过我也保持谨慎。尽管股价短期处于五日线与二十日线之间、多方占优,但主力资金已连续五日净流出,行业整体资金也在撤离能源金属板块。叠加公司自身存在397条风险提示,包括经营性现金流承压、毛利率下滑等问题,这些都不容忽视。
机会与挑战并存,我怎么看?
我对天齐锂业的看法是:长期逻辑改善,短期仍需观察。这个项目达产一旦顺利,将直接增强公司在电池级氢氧化锂市场的供应能力,尤其是在高镍三元电池仍有应用场景的前提下,具备现实意义。
但我不会盲目乐观。毕竟从“首袋达标”到“客户认证通过”,再到真正贡献利润,中间还有不少坎要过。历史上也不乏项目投产后因良率或认证问题拖累业绩的案例。
所以我认为,现在更像是一个“预期起点”,而不是业绩兑现点。投资者应关注后续产能爬坡节奏、客户反馈及资金流向变化。如果能在缩量调整中守住42元支撑位,并逐步放量突破52元压力区,那才可能开启新一轮上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