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的跌,
跟江湖暮春的雨似的,
缠缠绵绵下得人心慌。
他跌得像被抽干了气的皮囊,
软塌塌瘫在案头;
又偏撞上老董事长减持,
主力藏在暗处捻须一笑,
袖中刀光一闪——股价“唰”地砸到11.98,
比刀尖挑破薄纸还利索,直扎散户心窝。
可这刀,
只扎了半寸。
反弹四日,
主力反手甩出“涨停炸板”——14.14!
这数儿谐音“要死要死”,
这“忌讳”的谐音
不正是那
江湖里“血光隐现”的暗号。
偏挑这日子炸板,
分明主力拿散儿当“戏台子”,
要瞧个“血溅当场”的热闹!
散儿们攥着算盘的手直抖,
以为这是“绝境”,
却不知是主力的“试心刀”——
你要怕,我便捅;
你要贪,我便收。
又两日,
突然拔高,
击碎暗号至14.32!
这数儿不正是与6月3日的开盘价仅差半根发丝,
活脱脱是“故地重游”。
再捎带手儿“握手”6、7、8、9月的持股兄弟,
仿佛在说:您瞧,我没把您们当‘路人甲!
可这“温情”,
不过是一盏茶的工夫。
次日,
阴线如断魂刀,噼得人措手不及;
再三日,
小阴连坠,股价“唰唰”往下出溜,
直逼炸板那日的最低12.88——
这不正是噬魂的
“逼命的鞭子”,
抽得人喘不过气。
自此
技术派的卦象碎了一地。
月线歪得像被暴雨泡烂的地图,
季周线的嫩芽儿全被阴云罩住;
往日里振臂一呼“冲啊”的“观星者”,
如今瘫在K线图前,
眼神涣散得连耗子都不如;
信誓旦旦的“预判”被主力拆得骨头都不剩,
精心设计的“套路”反成了“催命符”。
自大郎跟“高手过招”,刚亮出绝招,
人家“啪”地扔出本《孙子兵法》,
说:一边玩去!
这局里最妙的,
是主力藏在袖里的刀。
你看不见他的招式,
却能感觉到寒气
——老登减持是“探路”,
炸板是“杀人”,
横盘是“布局”,
阴跌是“逼命”。
技术派算得出成交量,
算得出换手率,
却算不出主力的
“人心”。
古传有句话:图形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的K线再难看,也藏不住业务的“暗器”
——往上窜的那天,这股价还得嘿嘿。
到那时,
你再看技术派的卦象,
怕是要重新画了;你再数主力的刀,
怕是要数到手腕发酸。
毕竟,由古至从未变过。
变的,
不过是躲在K线背后的那双眼。
主力啊,你这局布得再巧,也巧不过“势”。
到时候,
您再瞧谁是“鹌鹑”,
谁是“藏剑的高手”!
半途摊手给一颗枣
你
吃的囫囵!
而废反手一巴掌
你
扇得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