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股份刚刚扔出一枚“重磅炸弹”:公司拟以1900.9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的价格,向关联方Schweizer收购其持有的胜伟策15%股权。交易完成后,沪电股份对这家控股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84%跃升至99%。与此同时,胜伟策还将出资199.1万欧元(约1630万元人民币)向Schweizer购买一组嵌入式封装技术(P2Pack)相关的专利及技术资产。
这笔交易背后有几个关键信息点值得细看。首先,胜伟策虽是沪电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但此前因经营压力在2024年净亏损达8315.51万元。不过自2023年5月被纳入合并报表以来,经过一系列整合措施,截至2025年10月31日已实现当年度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05万元。尽管如此,其净资产仅为3265.56万元,而此次15%股权的收购价却高达1.56亿元,远超其账面价值。根据评估机构初步结论,该部分股权对应的整体估值约为1.58亿元人民币,说明市场更看重的是其技术潜力和未来协同空间。
其次,交易双方的关联关系不容忽视。沪电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德国企业Schweizer约19.74%的股份,且公司总经理吴传彬兼任Schweizer监事,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初至今,沪电与Schweizer及其关联方的各类交易总额已达7.54亿元,涵盖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多个方面,显示出双方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即便完成此次股权转让后,Schweizer仍将保留胜伟策1%的股权,显然意在维持长期技术协作与资源互通。
说实话,看到这个收购价格时我第一反应是“贵”。一个净资产刚过三千万的公司,拿出一个多亿去收15%的股份,怎么看都像是一次高溢价布局。但我转念一想,这其实不是在买资产,而是在买控制权和技术自主权。尤其是同步收购的P2Pack嵌入式封装技术,正是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小型化、高集成度的核心路径之一。资料显示,这项技术能帮助节省约30%的空间,在智能驾驶和电动化趋势下极具战略价值。
从我的角度看,沪电股份这一手棋走得并不只是财务考量,而是为汽车电子板块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落子。目前公司企业通信市场板仍是主力,尤其是高速交换机PCB全球市占率高达40-45%,AI服务器领域也稳居全球前列。但在汽车电子方向,虽然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18%,占比仍只有16.7%左右。要想兑现“2030年汽车PCB营收突破百亿元”的目标,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而这正是收购胜伟策剩余股权的意义所在。
更何况,随着泰国基地即将投产、昆山高端产能持续扩张,沪电股份正全面押注全球化与高端化。此时加强对胜伟策的控制,不仅能提升决策效率,还能加速技术整合与产品迭代。哪怕短期存在并购溢价风险,但从“AI算力+智能汽车”双轮驱动的长期逻辑来看,这场加码,我认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