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股份刚刚扔出一枚重磅消息:公司拟以1900.9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的价格,收购关联方Schweizer持有的胜伟策15%股权。交易完成后,沪电股份对胜伟策的持股比例将从84%大幅提升至99%,几乎实现全资控股。与此同时,胜伟策还将以199.1万欧元向Schweizer购买一组与嵌入式封装技术(P2Pack)相关的专利及技术资产。
这笔交易背后,是沪电股份在高端PCB领域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的战略落子。胜伟策自2023年5月纳入合并报表以来,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到2025年10月31日已实现当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05万元——虽然相比此前累计亏损仍显微薄,但趋势向好。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10月,胜伟策净资产仅为3265.56万元,而此次15%股权的收购价却高达1.56亿元,远超其账面价值。不过根据评估机构初步结论,标的股权对应的整体估值约为1.58亿元人民币,说明定价并非完全脱离依据。
更值得玩味的是关联交易背景。沪电股份通过子公司持有德国企业Schweizer约19.74%股份,总经理吴传彬还兼任后者监事,三方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关系。今年初至公告披露前,双方关联交易总额已达7.54亿元,涵盖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多个方面。此次不仅母公司加码持股,子公司再掏钱买技术,显然意在打通从资本控制到核心技术自主的全链条。
说实话,看到这个操作,我第一反应是:贵是贵了点,但方向没错。
在我看来,这步棋的核心不在“买”,而在“控”和“技”。持股比例提升至99%,意味着沪电股份对胜伟策的经营决策效率将显著增强,在产能建设、技术升级等关键环节能更快落地执行。尤其是在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双轮驱动的当下,响应速度就是竞争力。更重要的是那组P2Pack相关专利的获取,直接强化了公司在嵌入式封装领域的自主能力,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避免重复投入,这对长期构建技术护城河至关重要。
结合沪电股份当前的发展态势——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35亿、净利27亿,同比增长近五成,且正谋划赴港上市——这一系列动作更像是在为下一阶段高增长铺路。控制力加强+技术自主性提升,叠加泰国基地逐步放量和汽车电子业务稳步扩张,公司的成长逻辑正在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实。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比如原材料供应紧张、地缘政治影响等。但总体来看,这次对胜伟策的加码,不是盲目扩张,而是围绕核心能力的一次精准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