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股份刚刚扔下一颗“技术炸弹”——1.56亿元收购胜伟策15%股权,持股比例从84%猛增至99%。更关键的是,旗下子公司胜伟策还要额外掏出约1630万元,向关联方Schweizer买下一组嵌入式封装技术(P2Pack)的专利资产。这笔看似简单的股权交易,背后藏着沪电股份在汽车电子与高端封装领域全面提速的战略野心。
这笔交易的金额并不小:1900.9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6亿元。而耐人寻味的是,胜伟策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仅为3265.56万元,这次收购价格几乎是其净资产的五倍。即便如此,沪电股份仍果断出手。原因在于,这家公司已经从亏损泥潭中爬了出来——2024年还亏损超8300万元,但到2025年10月底,已实现净利润20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控制权的集中,意味着决策效率、资源配置和战略执行将更加顺畅,未来在产能扩张、技术研发上的推进也会更快。
而另一笔技术收购同样不容忽视:胜伟策将以199.1万欧元向Schweizer购买P2Pack相关专利。这项技术主打“芯片埋入式封装”,能节省30%以上的空间,特别适用于新能源车电驱系统等高密度电子场景。此前这类核心技术由外方掌握,现在通过资产购买实现自主可控,等于把“卡脖子”的风险又化解了一层。而且,这些技术与胜伟策现有业务高度协同,能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避免重复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Schweizer虽是德国百年PCB企业(成立于1849年),近年来却持续亏损,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904.7万欧元,今年前三季度也仍在亏损。沪电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其约19.74%股份,总经理吴传彬还兼任其监事,双方关系密切。此次交易后,Schweizer仍保留胜伟策1%股权,显然是为了维持长期技术合作的纽带。
我怎么看这盘棋?
说实话,看到这个溢价,我第一反应是“贵”。但从战略布局角度看,这笔钱花得值。沪电股份当前的核心增长引擎是AI服务器和高速交换机PCB,这两块撑起了八成以上营收,且在全球市占率领先。但未来十年更大的增量来自汽车电子——尤其是智能驾驶和电动化带来的高端PCB需求。公司自己也说了,目标是到2030年汽车电子收入突破百亿元,占比超三成。
而胜伟策,正是这块版图的关键拼图。它不仅承担着毫米波雷达、ADAS等高毛利产品的量产任务,更是技术整合的试验田。拿下P2Pack技术,等于提前卡位下一代车载电子集成方案。再加上泰国基地已获英伟达认证、港股上市提上日程,沪电股份正在讲一个“全球化高端制造平台”的新故事。
所以在我看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并购,而是技术主权争夺战的一部分。在AI算力之外,谁能率先打通汽车电子的高壁垒环节,谁就能赢得下一个十年。沪电股份,显然已经扣动了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