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股份大手笔加码,1.56亿拿下胜伟策99%控股权
沪电股份(002463)拟以1900.91万欧元(约人民币1.56亿元)收购关联方Schweizer持有的胜伟策15%股权,持股比例将从84%提升至99%。 这一动作不仅强化了对子公司的控制力,也释放出公司加速整合高端技术资源的强烈信号。与此同时,胜伟策还将以199.1万欧元(约1630万元人民币)向Schweizer购买一组与嵌入式封装技术(P2Pack) 相关的专利及技术资产,进一步完善在先进封装领域的布局。
这笔交易背后是明确的战略意图:提升经营决策效率、增强核心技术自主权。资料显示,胜伟策自2023年5月纳入合并报表以来,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并于2025年10月31日前实现扭亏为盈,当期净利润达205万元。尽管其净资产仅为3265.56万元,远低于此次15%股权的收购对价,但评估机构给出的初步估值显示,标的股权对应价值约为1.58亿元人民币,说明市场更看重其技术潜力而非当前账面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Schweizer虽出让大部分股权,但仍保留1%,这为双方未来在技术协同、供应链合作方面留下空间。而沪电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持有Schweizer约19.74%股份,总经理吴传彬亦兼任后者监事,构成了典型的关联交易结构。
我看这一仗,打得值不值?
说实话,看到“1.56亿买一个净资产不到三千三百万的公司”时,我也皱了眉头。但从我的角度看,这根本不是一次财务并购,而是一场技术卡位战。
胜伟策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承接了德国Schweizer在P2Pack等嵌入式封装技术上的积累。这类技术正是下一代汽车电子、高密度互连板和先进封装的关键环节。如果沪电股份不尽快掌握这些技术的自主权,未来在电驱系统、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等领域就可能受制于人。现在花点钱把“钥匙”拿过来,长远来看反而能省下更多研发成本和时间代价。
更何况,公司在AI服务器和高速交换机领域已经站稳全球第一梯队——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近50%,净利增速也接近47%。这种背景下,把汽车电子打造成“第二增长曲线”就成了必然选择。而胜伟策,就是这条赛道上的关键棋子。
我还注意到,公司正在筹备赴港上市,此时加强核心技术资产整合,显然是在为讲好“全球化+技术自主”的故事做准备。虽然短期存在商誉压力和整合风险,但只要技术转化顺利,未来的溢价空间值得期待。
当然,也不能忽视风险。上游材料如HVLP铜箔供应紧张、扩产项目落地节奏、以及行业竞争加剧都是现实挑战。但我认为,沪电股份正在从一家制造型企业,转向具备技术定义能力的平台型公司——这一跃迁,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