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股份(002463.SZ)刚刚扔出了一枚不小的战略棋子——公司宣布拟以1900.91万欧元收购关联方Schweizer Electronic AG持有的胜伟策电子(江苏)有限公司15%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从84%大幅提升至99%。与此同时,胜伟策将以199.1万欧元向Schweizer购买一组与嵌入式封装技术(P2Pack)相关的专利及技术资产。这两笔交易加起来虽不到2100万欧元,但背后释放的信号远比金额本身更值得玩味。
这笔操作的核心逻辑很清晰:强化控制权+锁定核心技术。胜伟策作为沪电股份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平台,过去因技术依赖和决策链条较长,发展一度受限。如今通过近乎全资控股,沪电股份不仅能提升经营决策效率,更重要的是能直接主导技术研发节奏。而P2Pack技术正是下一代汽车电子集成的关键路径之一,它能实现芯片、被动元件等在PCB内的嵌入式封装,显著缩小模组体积、提升系统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电驱、ADAS控制器等高价值场景。拿下这组专利,等于把关键技术握在了自己手里。
控制力的背后是战略自主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并不意外。早在今年初,我就注意到沪电股份在汽车电子板块的动作明显加快——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毫米波雷达PCB市占率已做到国内领先,泰国工厂也在为海外客户认证做最后冲刺。而这次对胜伟策的“收尾式”收购,更像是临门一脚,标志着公司在汽车电子这条第二增长曲线上,开始追求真正的技术自主和全球化运营能力。
更关键的是,胜伟策在今年10月才实现扭亏为盈,此时选择高溢价收购少数股权,显然不是为了短期财务回报,而是出于长期战略布局。毕竟,未来三年智能驾驶和新能源车的电子化程度会进一步加深,谁掌握了底层互连技术和集成方案,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沪电股份此举,是在为五年后的竞争提前布防。
我为什么看好这步棋?
从我的视角看,这笔交易最聪明的地方在于“精准补强”。沪电股份的企业通信板业务已经做到全球顶尖——无论是高速交换机还是AI服务器主板,都是英伟达、思科、华为的核心供应商,技术护城河极深。但在汽车电子端,虽然客户阵容豪华(特斯拉、博世、蔚来等),可核心技术仍部分受制于外方。现在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内化,既能降低供应链风险,又能加速产品迭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2Pack这类技术不仅服务于当前车型,更是通向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架构的必经之路。未来整车EE架构升级,对高密度、高可靠性PCB的需求只会更强。沪电股份这一手,既是防守,也是进攻。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原材料如HVLP铜箔依然紧张,产能扩张受制于上游;同时,并购后的整合效率和盈利能力转化仍需时间验证。但从整体战略来看,这是一次典型的“用今天的小代价,换明天的大主动”。我对沪电股份这步棋,打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