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储能点燃的“锂”想风暴
11月1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涨停,收盘价飙升至9.52万元/吨,创下年内新高。这场突如其来的上涨并非孤立事件——A股能源金属板块集体爆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两大锂矿巨头分别上涨9.87%和7.48%,带动盛新锂能、中矿资源等多只个股涨停。市场情绪被彻底点燃。
推动这一轮行情的核心动力,正是储能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已达430GWh,同比增长超90%,不仅超过去年全年,还多出30%。第三季度单季出货165GWh,同比增长65%。头部电池企业订单已排到明年年初,“生产一吨拉走一吨”的场景在产业链中真实上演。
与此同时,上游材料库存持续下滑。截至10月底,国内碳酸锂产业链总库存降至13万吨左右,库存天数回落至近三年最低水平。光大期货指出,碳酸锂社会库存已连续去库13周,下游补库意愿强烈。而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在公开场合预测:若2026年碳酸锂需求增速达30%-40%,短期内供应无法匹配,价格可能突破15万甚至20万元/吨——这番表态迅速成为点燃市场的导火索。
我看这波“锂”性回归:热中有冷,机会与风险并存
说实话,看到碳酸锂期货一天暴涨9%,我是有点意外的。毕竟此前锂价长期低迷,不少企业都在盈亏线挣扎。但冷静下来想想,这波上涨其实有迹可循。
我认为,这次行情是基本面改善+情绪催化+资金推动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储能确实正在从“配角”走向“主角”。政策层面,国内容量电价机制逐步完善,独立储能经济性显现;海外方面,电网稳定性需求和动态电价制度也在拉动装机。CESA预计到 2030年全球累计储能装机将达730GW,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增量空间。
但从投资角度看,我必须提醒一点:期货价格与现货仍存在明显背离。Wind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为8.62万元/吨,与期货主力合约相差近万元。这种价差注定难以持久,后续要么现货跟涨,要么期货回调。更何况,随着价格上涨,部分进口锂辉石精矿成本已在上行,原料端压力或将传导至中游。
更关键的是,碳酸锂不像六氟磷酸锂那样供给集中,其产能分布更分散,且全球多地资源开发已趋于成熟。这意味着价格弹性受限,难现过去那种“单边疯涨”行情。
所以在我看来,当前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明年需求乐观预期的提前定价。对于像天齐锂业、赣锋锂业这类拥有低成本盐湖或自有矿山的一体化企业来说,四季度盈利环比改善确定性较强。但如果未来枧下窝矿复产或非洲锂矿放量,供给冲击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总之,储能带来的这波“锂”想很美好,但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份清醒。